現在大家談論區塊鏈熱度比較高,區塊鏈可以應用于很多行業,那區塊鏈運用在智能家居上會如何呢?
區塊鏈技術,說得淺顯易懂一點就是分布式加密存儲。很明顯,區塊鏈技術有三個關鍵字,分別是分布式、存儲、加密。
分布式講的是分區域存儲,多個備份,就近訪問。防止任何一個存儲(服務器)故障而導致的數據永久性丟失/損失。同時,提高數據檢索訪問的速度,即利用效率;如(僅僅是概念上的舉例說明,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實際存儲方式)在美國放一個服務器,在中國放一個服務器,在歐洲放一個服務器。在美國的用戶就近訪問美國的服務器,和再中國的用戶就近訪問中國的服務器,得到的結果是一樣的,并且具有同樣的時效性。另外,如果一旦美國的服務器暫時性故障,在美國的用戶就可以“遠程訪問”中國的服務器或歐洲的服務器,一旦美國的服務器回復使用,則服務器會自動“拷貝”中國或歐洲的服務器。
以上所講已經包含了“存儲”的概念,也就是說,原則上不管世界上任何地方“新增加了服務器”,他都會自動從其他服務器備份存儲的內容,以服務于“就近的”用戶并得到同樣的服務內容。一旦故障后再恢復或在短暫故障階段都原則上不影響用戶的使用(有的人可能會質疑,這樣豈不是造成太多資源的重復性浪費?這個問題已經超出了本問答的范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尋找其他途徑解惑,或持續關注本人的賬號,后續將會陸續展開討論)。
區塊鏈核心技術在于“加密”。最簡單直接的例子是銀行賬戶,我們都不希望我們賬戶的存款信息被別人隨意竊取。事實上,銀行賬戶信息的存儲就是典型的“區塊鏈概念”,只是在這之前,大家都還沒用這個名詞去描述它。
智能家居,我們可以理解為以家庭為單元的存儲關系網,一個家庭就好比銀行系統中的一個賬號,它有統一的入口和訪問權限以及訪問密碼等。我們當然希望我們在全球范圍內對家庭進行安全保護并隨時隨地合法訪問。不受任何所謂“服務器”的限制,理論上,用戶根本不應該感覺到服務器的存在。就像我們的銀行賬戶,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沒有人會關心我們是在哪個銀行支點開的戶,或者原則上,銀行之間應該“互聯互通”(銀聯?),用戶不管在哪個銀行開的戶都應該任意使用。能夠作為這種“使用的安全保護措施”,當然就是所謂的“加密技術”來保證的。
智能家居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抽象為三個組成部分,家居(以家庭為單位)“賬戶”,企業服務器(不同的服務企業,類似不同的銀行機構),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類似銀行之間的銀聯)。在這種架構下,事實上“分布式加密云存儲”技術從一開始就已經得到了充足的應用。在區塊鏈概念新的定義下,進一步需要做好的工作其實是加強企業間的合作,加強國際間的合作,以及采取國際化標準的加密技術。
個人認為,目前的智能家居,急需一個像銀行業中,起著“銀聯角色”的組織或機構。否則,再過N年,智能家居的發展,也許和現在沒有什么本質的不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