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人民銀行在法定數字貨幣發行之前必須注重頂層設計和系統影響分析,在推出以后仍將采用精益實踐方法論,密切關注其對經濟、金融、社會等各方面產生的影響,及時反饋評估,優化迭代,充分發揮法定數字貨幣的優勢,完善法定數字貨幣的發行流通體系和管理機制,讓法定數字貨幣真正能夠便捷民生,服務社會。未來法定數字貨幣推出后,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重點關注。

一是高度關注其對金融體系的影響,發揮數字貨幣正效用的同時防范潛在風險。法定數字貨幣推出后,隨著發行流通機制的進一步探索,其應用場景會不斷深化,應用范圍也會逐漸廣泛。因此,必須長期追蹤法定數字貨幣對金融體系的影響,尤其是關注其對金融基礎設施運行效率與安全性的影響以及銀行存款脫媒和金融資產轉換加速等現象,并根據監控、計量的結果,適時修正管理機制,降低負面沖擊,維護金融體系穩定。
二是密切監控數字貨幣對貨幣政策的影響,提升貨幣政策操作的準確性。長期以來,人民銀行對于紙幣在脫離金融體系后的流通情況并不是完全掌握,很難對基礎貨幣運行進行有效地監測,影響了貨幣政策決策的有效性。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出,將會有效改變這一局面,使得對貨幣供應量及其結構、流通速度、貨幣乘數、時空分布等方面的測算更為精確,可以有效提升貨幣政策操作的準確性。當然,這是一項具有開拓性的浩大工程,我們還需要加強理論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
三是做好法定數字貨幣與其他法定數字貨幣的對接研究,服從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需要。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國際金融體系早已密切相連。作為基于網絡發行流通的數字貨幣,更容易“走出國門”,實現境外流通。這至少會給我們提出兩個問題:其一,法定數字貨幣走向國際后如何推廣應用?其二,法定數字貨幣與其他法定數字貨幣如何實現兌換?在這方面我們需要做好前瞻性布局,借鑒目前人民幣“走出去”的經驗,制定未來法定數字貨幣在境外使用的技術環境及推廣策略,做好數字貨幣的標準化體系建設。這是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發團隊未來的一個工作重點。
四是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廣應堅持強制使用與市場導向相結合。法定數字貨幣作為法定貨幣,具有強制使用的特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內,凡是具備接受條件的,均無權拒絕法定數字貨幣的使用。為此,我們需要做好法定數字貨幣接收、轉移的技術支持平臺。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法定數字貨幣是強制使用的,就忽視了市場規律,一定要按照現代支付的發展方向,重視市場需求,做好法定數字貨幣在各種場景下的應用支持,確保法定數字貨幣使用的便捷、安全、高效、友好,提高市場接受的主動性。
五是循序漸進地推進法定數字貨幣走向社會。中國人口多、體量大,像換一版人民幣,小的國家幾個月可以完成,中國則需要約十年,因此,法定數字貨幣的推出也應該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穩步推進,可以選擇一兩個封閉的應用場景(如票據市場等),先行開展推廣,觀察其使用效果,逐步積累經驗,隨時改進和完善,待成熟后再推向全國。另外,我們要認識到,法定數字貨幣和現金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會是并行、逐步替代的關系。后期現金的交易成本會慢慢升高,比如將來去銀行取現或提現也許就要收費了。有了激勵機制,大家自然會更多地使用法定數字貨幣。
當前,人民銀行正在加快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相關工作。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以包容的心態,開放的胸襟,廣泛吸收金融科技的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規劃、設計好法定數字貨幣的實施路線圖,讓法定數字貨幣為我國金融經濟的提質增效作出貢獻。
作者|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項目組 文章|《中國金融》2016年第17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