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9點,火訊TECH第二輪第二場,
代表所有洞若觀火的幣圈韭菜,
代表所有隔岸觀火的吃瓜群眾,
向技術達人誠心請教:
區塊鏈殺手級應用只有比特幣么?
區塊鏈的溯源真的靠譜么?
區塊鏈真正的價值在哪里?
……
是時候老老實實把這些問題擺在桌面,
給所有關心區塊鏈未來前景的人一個交代了!
火訊TECH,一場有溫度的對話,
讓我們來談談:
現在是大規模做區塊鏈場景應用的合適時機嗎?
闡述觀點
嘉賓蕭東:現在是大規模做區塊鏈場景應用的合適時機。不光合適,而且還很緊迫。
在目前的區塊鏈行業中,一部分是早期的技術派,還有不少數字貨幣玩家抱著一夜暴富的心理。他們的存在依然可以讓社會關注并了解區塊鏈這件事,或這個詞。
區塊鏈的整體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一、 比特幣發燒友參與的場外交易。二、以太坊為代表的智能合約的興起,代表著區塊鏈2.0開始。三、交易所的興起。
如今,交易所是一種能夠仍然維持盈利的方式,但是其中交易的是去中心化貨幣,運行方式卻仍然是中心化的,這等價于不受監管的紐交所、上交所等傳統交易所,只是沒有監管和門檻,導致客戶幾十億美金的損失。
目前在交易所里面,交易量最大的還是一些知名的公鏈,如比特幣、以太坊、比特現金、EOS等。由于不少代幣項目實質上是空氣幣,代幣的交易并不很活躍。
如果大家追求的只是這些公鏈幣價格的潮漲潮落,整個數字貨幣行業就會成為無源之水。所以我們迫切需要大規模的場景應用項目,將數字貨幣行業推向一個新的高潮。
嘉賓呂其坤:第一部分是技術成熟度。技術成熟度又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一是安全性問題。交易所的安全風險一直存在。不僅區塊鏈行業會出現安全問題,傳統的安全漏洞也會和區塊鏈結合。



二是技術人才數量不足。人民日報6.1日的文章中提到,區塊鏈人才缺口在50萬以上;
獵聘網發布的《2018Q1中高端人才薪酬與流動大數據報告》顯示,金融和互聯網行業的平均年薪突破20萬元,而區塊鏈的平均年薪則超過30萬元。可見行業人才的匱乏。

三是技術穩定性還不足。參與過智能合約課程的同學都能體會到課程錄像里的界面以及和現在的界面有很大變動。
公鏈代表之一的以太坊,下一次的硬分叉即將啟動,ERC20標準這些也在不斷變動,現在新出的ERC721之外,還有ERC223、ERC621、ERC827等。
技術平臺在不斷完善中,遠未達到主流Java、python等開發平臺的一些要求。
第二部分是投融資環境
先說投資環境,根據coinmarketcap的數據,數字貨幣總市值從年初的8179億美元到最近最近到2295億美元,幾乎是腰斬再腰斬。
加上多個ETF被拒等消息,市場情緒較差。

再說融資環境,根據《2018中國區塊鏈產業白皮書》的統計,當前區塊鏈相關公司輪次分布多集中在種子輪,幾乎沒有成熟公司。
同時ICO在中國被叫停以及強監管也對區塊鏈行業融資造成不小的影響。

另外,法律法規、各國政策的不同也會對融資產生影響。
第三部分是成本收益分析
成本角度看,首先是法律和監管成本。當前我國法律還沒有對數字資產相關的犯罪行為進行規定。
其次是遷移成本,當前的中心化系統(比如銀行系統、股票系統)已經十分成熟,使用新的方案來解決問題時需要考慮遷移成本。
最后是收益問題。之前的區塊鏈市場由于暴漲帶來的收益紅利在消失,在實際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時候能否給使用者和傳統技術一樣的收益甚至超額的收益仍為可知。
總而言之,區塊鏈技術當前階段仍在十分初期,各項指標、技術水平和解決方案仍不足以支撐實際應用場景。
因此,區塊鏈在現階段場景實際應用目前沒有必要。
嘉賓江澤武:技術上基本可行。目前對于公鏈性能的改進有幾大方法:
1. 側鏈技術,或鏈下進行微支付確認的閃電網絡等;2. 分片技術, Ton, ZIL, Casper 等,線性增長;
3. DAG 結構,Byteball, IOTA, Nano,Conflux 等,一定程度上將分布式賬本的同步響應約束松弛到異步,指數級增長;
4. Delegate,DPOS, VRF;5. 5G時代即將來臨,將很大程度上減低網絡延時,增加區塊容量,實現較高性能。
四年周期制。以太坊在2014年的崛起,意味著現階段18年下半年、19年有可能出現下一次浪潮的殺手級應用。
沒有落地的應用,終將是空氣,區塊鏈的價值在哪?每次生產關系的變革都將迎來新的浪潮,創造新的利潤空間。
區塊鏈的技術優勢:1. 機器信任實現理性不可篡改;2. 智能執行降低交易成本;
3. 激勵相容機制,尋找帕累托改進空間。區塊鏈技術的不可逆性挑戰了凱恩斯體系,監管和治理變得艱難。
總結一下,熊市適合布局,牛市適合旅游,真正優秀的應用一定是在泡沫破滅之后脫穎而出的,創造價值即為價值。
所以現階段是適合區塊鏈的項目落地與應用開發。
嘉賓Yarielys:從現階段區塊鏈發展情況來看,仍處于底層技術時代,具體應用是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首先,是模式認知的問題。
第二,是技術的發展與普及。對比互聯網技術,淘寶是在什么時間爆發的,各種app是在什么時間爆發的,拼多多為什么在今年火,其實都是基于整個技術發展的普及率。
淘寶的爆發是因為互聯網的發展普及,app創業潮是因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普及,拼多多的爆發是因為農村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普及。
因此,只有技術成熟后應用落地才有可實現性。

供應鏈金融是商業銀行信貸業務的一個專業領域(銀行層面),也是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一種融資渠道(企業層面)。
一個特定商品的供應鏈從原料采購,到制成中間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
在這個供應鏈中,競爭力較強、規模較大的核心企業因其強勢地位,往往在交貨、價格、賬期等貿易條件方面對上下游配套企業要求苛刻,從而給這些上線游企業造成巨大的資金壓力。

痛點是:在傳統模式中,核心企業并不掌握其生產經營與銷售情況,也就沒有足夠的數據來判斷上下游企業信用情況;
再加上供應鏈條上的確權不明確,商業銀行不好評估企業信用,最終導致生態內融資因此不暢。
業界不少公司已將供應鏈金融作為區塊鏈的重要應用方向來發展。有限節點參與,把供應鏈上的參與方包括多級經銷商、多級供應商納入進來。
提升了整個生態鏈上的數據化,更多中小供應商、經銷商有望獲得貸款支持,而整個生態體系內融資的效率也獲得提升。(痛點將會有效解決)
現階段實現的難點是什么?將平臺上的數據都上鏈處理,需要核心企業的配合,與供應鏈金融企業之間先建立起高度的互信,或者商業利益上達成一致,否則平臺很難將數據共享出來。
此外還要調動起平臺上經銷商的積極性,使其積極上鏈,在沒有代幣發行的情況下,如何吸引經銷商作為節點加入到區塊鏈系統上,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另外針對一個核心企業的產業鏈建立起聯盟鏈系統,需要付出一定的開發成本。因此,現階段供應鏈金融領域的實際應用還是相當不成熟的。
自由辯論
嘉賓蕭東:數字貨幣的交易所確實存在很嚴重的安全問題,但這恰恰是由于所有的這些羅列的交易所都是中心化交易所,所謂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就是讓客戶在保存自己私鑰的前提下進行交易。
去中心化的比特幣本身是非常安全的,但是中心化的交易所有巨大的安全隱患,甚至可能監守自盜。

在交易所這樣一個應用中,我們急需去中心化交易的技術來為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配套。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個過程,但實際應用是一個巨大的推動力。
嘉賓Yarielys:越來越多人關注于數字貨幣的投資價值,作為新的資產配置。數字貨幣及交易所是至今最成熟、廣泛的應用。
當前全球各地監管機構對數字貨幣特別是代幣的發展持謹慎態度,一方面鼓勵數字貨幣發展,另一方面認為數字貨幣市場存在不合理因素。
從外部環境看,交易所項目現階段將面臨較大的政策不確定性風險。
嘉賓蕭東:目前銀行的賬戶系統很少發生記錯賬的案例,幾乎是完美的。但這是基于中心化的監管和銀行自身的道德標準。
另一面是銀行的收費很貴、服務的便利性不夠。基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技術,可以打造不是基于“法人”的清算交易系統,讓程序代替人或者“法人”。
嘉賓江澤武:供應鏈金融的區塊鏈解決方案,是一個很好的應用點。
1. 聯盟鏈開發成本不高,相對比較成熟;2. 不需要專門B2B平臺。
3. 重點是如何實現交易的公開透明,區塊鏈的機制設計一定程度上能解決信息不對稱,找到對雙方有益的利潤空間。
嘉賓呂其坤:1、去中心化交易所落地項目交易量相當低,2、去中心化交易所雖然安全性很高,但使用便利性,交易速度,交易量都和中心化交易所有很大差異,
3、最后,現階段為什么需要應用而不是等技術、人才、環境、正常再成熟一些再部署可以解釋一下嗎?如果現在部署應用,出現的遷移成本、政策法律風險如何處理呢?
如果一開始就落地應用,出現各種風險有可能造成很大的損失的。不僅不利于進一步投融資、對行業發展也不利。
嘉賓江澤武:1. 技術成熟度方面,基本的鏈式結構與共識體系研究比較透徹;
2. 投融資環境,大量投資基金的出現、傳統行業、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據了解頂尖的項目依然非常搶手,很難拿到份額;
3. 成本收益分析,商業的迭代必然由于不同的認可程度,成本收益分析每個人心里都有一筆賬。
嘉賓蕭東:數據運營?人才和技術都是給逼出來的,世界不可能那么完美,按部就班就達到了,既有人才又有技術,法律還完美配套的地步。
我們不用為目前尚未出現大量優秀的應用產品而過度擔憂。應有的態度不是等,而是不斷地去嘗試。
各方代表總結
嘉賓蕭東:如果把整個區塊鏈發展的理想和目標降低一些,而是看作對法幣技術上的提升。
把數字貨幣與法幣一比一掛鉤,也就是所謂的穩定幣,就可以帶來無窮的想象空間。數字貨幣的應用是無限的。所以我贊成用應用來刺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
嘉賓江澤武:一方面,監管與政策一定程度上提供了良好穩定的商業環境;另一方面,純自由市場行為有可能導致囚徒困境。
嘉賓Yarielys:區塊鏈在現階段場景實際應用大規模的鋪設是沒有必要的,在當前各方面都不完備的情況下倉促落地,造成資源浪費。
但是,讓一部分人先看到未來,這是創業者的精神所在,所以我們從業者共同努力去實現這些愿景。
火訊財經主編趙一丹: 辛苦主持人Jessie,感謝蕭東、江澤武、呂其坤、Yarielys四位老師提供這場精彩的辯論,同時感謝合作媒體火星財經、金色財經、核財經、節點財經、鏈路財經的支持。特別鳴謝戰略合作伙伴一塊鏈習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