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能源首富變成一名國際通緝犯,彭小峰用了十年時間。
彭小峰曾是中國最年輕的百億富豪、江西首富、光伏大佬、2次赴美上市敲鐘的明星企業家,最終卻因“涉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發布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淪為“彭某某”,這結局令人唏噓不已。
2018年8月,一則落款單位為蘇州工業園區公安分局的公告,透露了這位首富的最新下落:綠能寶彭某某經園區檢察院批準逮捕,蘇州公安局已向公安部申請發布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據第一財經了解,彭某某即彭小峰本人。
此外,據澎湃新聞報道,早在2017年12月,彭就被批準逮捕,但目前仍在逃。有業內傳聞,彭小峰目前人在美國加州。
從江西賽維LDK到光伏綠能寶,從光伏首富身價400億,到瀕臨破產,年僅43歲的彭小峰一路折騰,終于變成了“彭某某”,一時引發無數熱議。
彭小峰三次創業,兩次赴美上市敲鐘,首次上市被稱為:白手起家的“美國式英雄”;再度創業被視為:“王者歸來”。
(2007年32歲的彭小峰LDK上市,其以身家400億登上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與許家印、榮智健并列第六,成為中國最年輕的百億富豪。)
(2016年1月彭小峰率綠能寶再次登陸納斯達克)
彭小峰前43年的人生經歷可謂跌宕起伏:從紐交所到納斯達克,曾經兩度敲鐘,又兩度“深陷泥潭”。
不同于之前的迅速東山再起,彭小峰這次選擇出逃在外,不知所蹤,能否像以往那般卷土重來,尚無定論。
在彭小峰定格于2015年12月13日的微博中,每隔幾個月,就會多出幾條新的留言:“還錢,還我血汗錢。”
光環之下的彭小峰,最終敗給了“互聯網+金融+新能源”的商業模式,這三個熱詞結合在一起,又是如何讓曾經身價400億的首富一敗涂地?
從0到400億:32歲速成中國最年輕的百億富豪
新能源風起之初,彭小峰就被吸引了,那年他剛28歲,已經是個億萬富翁,光伏則讓他的身家翻了百倍。
彭小峰,1975年出生,江西安福人,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彭小峰從小就非常聰明,他從3歲開始就在家里的服裝店幫忙,當時父母都把他當成活算盤。
上學后,數學就成了他的強項,回回考滿分。1990年,彭小峰以中考全縣第一名走進了江西外貿職業學院(一所中專)的大門。因為中專免學費。期間,彭小峰自學完了英語、日語和德語,一身兼通3門外語,為今后的外貿生意打下基礎。
畢業后,他很快進入外貿公司,迅速積累了一批歐美客戶。1997年,國家逐步放開了外貿進出口權,彭小峰果斷辭職,帶這2萬元成立了柳新實業,短短3年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萬。當時他25歲。
彭小峰做的是安全防護用品,比如工用手套、服裝、眼鏡等。熟練掌握外語的彭小峰,跳過了香港中間代理商的環節,將產品直銷國外,由此賺得第一桶金。
2004年,創業7年后,彭小峰旗下企業出口額超過10億元,員工近萬人,成為亞洲規模最大的勞保用品生產企業。
談及這段經歷,彭小峰曾經表示:“當時我的目標也很簡單,希望通過創業籌到學費,圓了去美國留學的夢。卻沒想到,這一干就是8年。”
2003年,彭小峰去歐洲出差時發現新能源如火如荼,次年,歐盟更推出光伏發電補貼,直接刺激中國光伏產業崛起,行業先鋒尚德、英利等實現爆發式增長。
但彭小峰發現當時的中國光伏產業存在明顯缺陷:企業大都做光伏電池,不做上游的原料——多晶硅,原料基本依靠進口,且由于供不應求,價格持續上漲,老外們大筆撈錢。
彭小峰認定這是一個多年不遇的好機會。
2005年,他以5億元資金成立了江西賽維LDK,兩年后,賽維就赴美上市,成為當時中國企業在美國完成的最大規模IPO。
乘著行業的“東風”,賽維LDK發展迅速,以光伏硅片為起點,向上下游多晶硅、電池、組件產業鏈條延伸,每年增速高達300%,一度被業內稱為“LDK速度奇跡”。
據媒體報道,股票代碼LDK含有“超越光速”的寓意。華爾街視他為:白手起家的“美國式英雄”。他一直引以為傲的是,“賽維每年的成長速度高達300%,甚至超越英特爾、谷歌”。
當時年僅32歲的彭小峰控股賽維72%。他也以身家400億迅速登上胡潤中國富豪排行榜第六名,和許家印、榮智健等齊名,同時也成為當時國內新能源領域的首富以及江西首富。
功成名就的彭小峰并沒有停下來享受一下,他不抽煙、不喝酒,不去夜店,吃飯簡簡單單,最愛唏哩呼嚕地吃面,他也很少參加論壇或節目,全部心思就是創造更快的發展速度。到2010年,他將賽維LDK的產能做到2000兆瓦、營收200億元,體量位居全球第一。
2008年,賽維的收入超過120億元,成為中國最年輕的500強企業。2009年,賽維成為全球銷售超過1000兆瓦的唯一光伏企業,其晶圓市場份額在全世界幾乎占了20%。2010年,賽維成為出貨量最大和利潤最高的企業。2011年,賽維LDK僅納稅就超過11億元,一舉成為江西新余最大的公司。
彭小峰當時經常在公司的內部會議上說,“要講求速度與質量并行,賽維要做第一,不做第二。”
4年從400億到破產,“奇跡”現原型。
這個鮮衣怒馬、一路高歌的財富青年,很快迎來了命運的轉折點。
當時,中國光伏產業主要依靠出口歐美市場,但2011年開始,歐美先后對中國光伏企業展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國外市場急劇萎縮,企業苦不堪言,體量越大者麻煩越大。
加上賽維在擴張生產線時過于激進的投資策略,緊繃的資金鏈斷裂之后,“賽維資本神話”也被迅速抹去了光芒。
2012年,由于產品滯銷加上一項超過百億元的重大投資錯誤,賽維LDK的負債總額攀升至270億元,公司開始大裁員,被拖欠貨款的供應商紛紛登門討債。
為了平息局面,2014年8月6日彭小峰被迫辭職,善后工作由當地政府接手。然而,地方政府維持了兩年,也解決不了債務問題,只好讓賽維破產重整。
從400億到破產,僅僅用了4年時間。呼嘯而來的財富又這樣呼嘯而去,宛如一場幻夢。
卷土重來再上市
未滿40歲的彭小峰,顯然不甘心就這么失敗了。
2013年6月,余額寶高調上線,一年多就吸引了1億用戶、6000億資金。這之后,各類互金平臺紛紛上線,全國人民都在談論互聯網金融。
彭小峰靈感迸發,決定做一個光伏行業的余額寶,把人民群眾的閑錢吸收過來。2014年底,他設計出了自己的融資平臺——“綠能寶”。
2015年1月,帶著“互聯網+金融+新能源”的綠能寶,彭小峰卷土重來。
在綠能寶上,投資者只要投資1000元就可以獲得一塊太陽能板,然后把這塊太陽能板租給一家光伏發電企業,光伏發電企業因此獲得電費和政府補貼,投資者則最終獲得8~10%的年化收益。
一個比賽維更大的平臺,一個看似完美的商業模式,幾乎在構建藍圖的同時,彭小峰便運作綠能寶上市,以謀求更多的資金。
一年后,2016年1月,綠能寶就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大家都說他“王者歸來”。
“這是我10年內第二次到紐約上市。10年一晃而過,物是人非,好像就在昨天。”很少公開撰文的他,用這段文字記錄下了自己復雜的心路歷程,“十年前,頭頂中國民營企業海外最大lPO的光環,恰逢資本盛市,石油價格高達140美元/桶。當時全球最知名的銀行家們陪伴左右,各類著名的基金相繼預約只為見一面,政府高官專門前來敲鐘祝賀…我從而走上神壇,也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個不一樣的我,那時更不會想到10年后還需要重新回到原點。”
一語成讖,一年之后,彭小峰的創業歷程,再度回到了原點,就像古希臘神話中受到懲罰的西西弗斯一樣,推著巨石到山頂,但是每一次巨石都會滾下去,循環往復。
讓彭小峰想不到的是,2年后他會成為被公安通緝的國際通緝犯。
英雄末路
2017年4月,綠能寶突陷破產危機。
2017年4月17日,綠能寶發布公告稱,“針對投資人于2017年4月10日及以后(最長180日)出現的提現逾期情況,經平臺與各方協調,現因光伏補貼延遲等原因,致使目前平臺提現出現逾期現象,承租人不能按期兌付提現金額。”
彼時公布的數據是,無法兌付的金額為2.22億元,涉及5746個投資者。
(綠能寶某發布會現場)
消息公布后,投資者嘩然。盡管此前部分互金平臺已經崩盤,還有不少老板跑路,但投資者仍難以相信綠能寶也會出事。
一直以來,彭小峰都告訴他們綠能寶不是P2P,而是一種實物融資租賃,他們買到的不是一種理財產品,而是一塊實實在在的太陽能板,由于光照和電價極為穩定,所以投資的安全性幾乎等同于國債。
既然如此安全,為什么會出現兌付危機?
事發后,彭小峰一直沒有露面,綠能寶方面給出的解釋是“光伏補貼延遲等原因”。
冒進的彭小峰在設計綠能寶時沒有考慮實際情況。在補貼到位的情況下,光伏發電企業的利潤最高只有8%,彭小峰卻敢向投資者承諾8~10%的投資回報。當媒體對此表示質疑時,他回復說,這跟滴滴打車補貼乘客一樣,就當打廣告了。
如此之下,公司入不敷出,虧損如滾雪球般越來越大,最終崩盤。
事發后,替彭小峰出來擋槍的是綠能寶的負責人毛毅峰。毛毅峰向投資者承諾“綠能寶絕不跑路”,并解釋說,被投資項目拖欠綠能寶6億多應收賬款,足以解決兌付危機。
但他下去跑了一圈才發現,根本收不上錢來。由于經濟下行、用電減少,一些地方政府不但延遲發放光伏補貼,還“棄光限電”,優先保障火電企業的生存,使得光伏發電企業非常困難。
毛毅峰絕望了,于是在6月14日辭職。辭職前,他給109個投資者兌付了230萬元,并承諾每周保證兌付不低于1次,最快5~6年、最慢30年全部兌付。
彭小峰在2016年6月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仍慢條斯理,不疾不徐,稱“公司目前發展良好,相信能夠進入良性發展狀態。”但結局卻讓人心痛。
在業內觀點看來,綠能寶的模式本就存在很大隱患。
“綠能寶的問題主要還是短融長投,當時雖然很多人看出問題來,但是那會兒互聯網金融剛開始,還是有很多人參與其中。”一位熟悉電站投資業務的專業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一般而言,光伏電站在25年的生命周期中,最快回本的時間是5~7年,更慢的一些項目投資回報時間為8~10年,而光伏理財產品的時間段太短,底層資金一旦供應不上,很有可能陷入窘境。
補貼拖欠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之一,此外,對于光伏電站而言,補貼到位耗時通常需要一年有余。
“綠能寶是光伏行業金融衍生品,電站應收賬款(補貼)拖欠是壓垮它的主要因素。”有市場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綠能寶方面也曾表示,“因光伏補貼延遲等原因,致使目前平臺提現出現逾期現象。”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院長紅煒也在此前對彭小峰表示“綠能寶畢竟是面向社會自然人融資,自己設計產品、自己搭建平臺、自己銷售自己、自己為自己融資。‘綠能寶’則是典型代表…綠能寶千萬不要有‘資金池’行為,因為這是判定面向社會融資行為是否合法的重要標準”。
綠能寶“踩雷”的導火索即是“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
人們對于彭小峰的情感總是很復雜,在綠能寶逾期后,他的身后并不全是投資人的討伐聲,也有多年沉浸在新能源行業中,同彭小峰一起見證行業勃興、式微、再度發展的光伏人在朋友圈中表達了對他的惋惜。
“原來也曾期盼光伏互聯網融資方面一時無人能出其右的綠能寶萬一成功了呢?”紅煒表示,“彭小峰是為中國光伏產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人,綠能寶也是為解決光伏產業融資難問題進行了最大、最慘烈嘗試的企業。”
也有接觸過SPI老一批員工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SPI還是培養了一大批分布式光伏的人才,后來2016年、2017年真正在做工商業光伏的,并且做得比較好的人中,有好多都是從SPI出來的。”
如今的綠能寶運營時間已有1308天,在公司首頁公布的兌付名單多達11頁,從2017年10月16日開始,幾乎每天都會更新兌付進展,最新的公告日期是2018年8月20日,共兌付13人,合計金額6萬元。
而幾乎在彭小峰批捕消息披露的同一時間,曾使他“一戰成名”的江西賽維,也傳出在完成重組之后啟動股權融資計劃的消息。如今當初在行業中名不見經傳的草根企業,例如協鑫、天合光能、晶科、阿特斯、通威等如今在行業中大顯身手。
如今,彭小峰已淪為公安通緝的“彭某某”,被“國際通緝”。
此外,彭小峰還涉及多起訴訟,大量債務未清償。彭小峰也早在2015年因賽維債務,涉及債務金額逾9.3億元,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即“老賴”。
綠能寶的股價已經跌得不像樣了,三年不到,從最高點172.9美元跌到目前的0.27美元,跌幅99.8%...
如今,業界似乎已經沒有人愿意幫彭小峰了。
他早先宣傳的“鐵哥們”史玉柱近日對外澄清,自己從來沒有入股綠能寶,只是買了其母公司SPI的一些債券,而且從來沒有為綠能寶站臺或說過一句話。他強調:“SPI跟我們唯一的關系就是它欠我們一筆錢。”
第一次破產后,彭小峰一直用史玉柱的故事激勵自己,而現在,連史玉柱都急著和他撇清關系。
這個如夢幻又似泡影的行業,造富了一大批人,又留下了一個個興衰的故事。
不過,經歷過大喜大悲,大起大落的彭小峰,小編掐指一算,今年他其實也就是43歲...也許,會有也許嗎?
編輯:不二 記者:高歌 來源:第一財經APP 華商韜略 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