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2392
    • 0
    • 分享到

    數字郁金香?從經濟學角度解析Fcoin的潰敗 | 深度

    2018-8-20 22:59

    來源: bitgallup

    前言

    Fcoin無疑創造了幣圈上半年最大的話題,但狂熱之后難低經濟模式的考驗。作者從一般經濟學和商業邏輯出發,分析了Fcoin的經濟模式,并認為,區塊鏈的通證模式也需要遵循一般的商業邏輯和經濟學原理。 市場狂熱催化加上違背基本商業邏輯,必然如同荷蘭郁金香狂熱潮一般泡沫幻滅。本文系用戶投稿,并不代表“必投投”立場和意見。


    1636年到1637年間,荷蘭出現了一股爭相求購郁金香的熱潮,導致郁金香價格急速上升,當時很多人變賣家財,參與到投機郁金香上。到1637年后期,郁金香泡沫爆破,許多投機的人蒙受巨大損失,引發起歷史上第一次金融危機,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金融泡沫的破滅。



    2018年8月14日,Fcoin公告發布Fcoin停止交易即挖礦,并且銷毀所有未發行的FT。這場“行為即挖礦”的模式從轟轟烈烈到慘慘淡淡,這是否也成為了數字資產界的郁金香呢?


    Fcoin問世之時,大方向的邏輯還需進一步探討,接著便看到了通證經濟模型設計的諸多缺點,這狂熱的市場就如同荷蘭郁金香熱一樣,又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故事,似乎只是在等待時間宣判。


    圖1 Fcoin社區8月14日公告  



    市場情緒+名人效應造就郁金香泡沫



    瘋漲70余倍的交易即挖礦,圈內諸多大佬站過臺的Fcoin,截止到6月26日,日交易量大概在170億美元,而8月12日,交易量僅僅為1.6億美元。6月13日FT的價格最高點為8.04元,而8月10日價格最低點為0.55元,跌幅多過9成。

    圖2 2018年8月20日火訊快訊



    圖3 公告及FT價格



    Fcoin是如何創造巔峰盛況的?


    以下三招是Fcoin造就巔峰盛況的法寶:


    1) 交易即挖礦:用戶所產生交易手續費100%折算成等值FT返還給用戶。而傳統的交易所都是靠手續費來賺錢維持運營。


    2) 持幣分紅


    3) 鎖倉共贏


    相比其他交易平臺0.1%-0.2%的手續費,上述讓利模式足夠吸引投資者,尤其是量化投資者。



    可以說Fcoin是一個既想當“交易所”、又想當“券商”、還想當證監會的交易所,公告一個個接連發布,朝令夕改,背后無疑都是在補最開始設計的漏洞。 




    再好的機制也解決不了最基本的邏輯問題




    其實,區塊鏈本就是一項變革甚至重塑生產關系的技術。


    在一個社會環境中,我們講生產關系,在一個商業閉環中,我們講商業模式。


    這一切的改變都是為了提高效率,我們需要做的是加快每個環節的流通而非不合邏輯地跳過一些環節。


    1. 最基本的邏輯問題打破了傳統經濟體規則


    挖礦即為了獎勵token。而這個token是因為有了共識,有了應用的場景,才會有效用,這就是為什么說錢花出去獲得的體驗或者物質才是體現價值的原因。而FT,當用戶進行交易時,是為了交易所,還是為了用戶自己?進入交易所交易,為了賺得交易對另一方的錢,這個是根本目的,用戶上繳手續費以維持交易所運營是正常邏輯,而FT的推出,如果只是為了激勵用戶,就難免會出現“作弊”現象。


    讓我們來做這樣一個類比:


    學生的職責是學習——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將來給社會做出貢獻(有用之人)——給社會做出貢獻才有價值(有用之人有用武之地)—— 才能獲得酬勞(工資/ 創業分紅等)—— 通過消費再次推動社會發展,給社會創造價值…  


    以此循環。


    倘若,學生讀書——不管成績/結果如何就獎勵Token消費,那么,誰來推動消費?誰能保證學生一定能創造效用? 社會得以運轉的根本就是有一套既定的規則,有獎懲的標準。如果行為可以直接產生效用再獲得獎勵,則可行;若行為無法產生效用,換句話說以結果為導向來看,行為不能產生效用則不可行


    同理,對Fcoin來說,交易手續費全返,那如何獲利維持運營?任何不能賺錢的項目都不能稱之為好項目。對一個項目來說,首先要了解的是該項目的商業模式是什么?說白了,如何賺錢? 當然,想玩資金盤,拉個短線局的項目除外。


    張健本人日前在接受火星財經也提到了交易及挖礦的問題,眾所周知,無論央行自己印刷的法幣還是數字貨幣,總量會隨著發行或者設置的機制,達到一個穩定的動態平衡(比如2%-3%的通貨膨脹)。假設牛市,所有資金都跑到Fcoin,速度大于2%-3%,那也會發生承壓狀態。


    圖4 創始人聲明



    談到供需問題,ft的獎勵機制是為了制造需求,還是滿足真正需求?值得市場思考。


    2. 不賺錢的項目的商業模式都是耍流氓


    再仔細剖析一下Fcoin,最開始的分發機制看上去是其賺錢機制:


    FT 每天的發行量 = 交易手續費/ft市場價格


    但這個賺錢機制是有問題的:只要分紅收益率下降,價格就會下降,一旦價格開始下降,ft發行量就會變大,導致分紅進一步下降。


    接著拿央行印刷法幣舉例,本來貨幣已經貶值了,還要繼續增加發行量,這只會導致貨幣價格進一步下降。


    仔細想想,這其實是件很荒唐的事情。


    據CSDN朋克和Omni-Space: 真的愿意接FT的人,還不如自己去當礦工刷FT來的實惠。但這將導致價格加速下跌,使得釋放量隨之增大。我們甚至發現,在價格暴跌過后,反而成交量會有明顯上升,因為這樣可以挖到更多FT。因為對礦工來說,FT的絕對價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FT的價格與今天FT價格的跌幅。



    其實,張健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在Fcoin上線bnb之后,輿論迅速反轉,整體輿論從負面慢慢變為中性偏正面。兩個星期后,Fcoin暫停了邀請返傭的機制,交易量下滑,幣價不跌反漲。


    所以,商業模式設計的邏輯正確顯得尤為重要。那么一個好的商業模式是什么樣的呢?很簡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閉環。這個閉環可以這樣解釋:產品能讓用戶收益, 讓自己賺錢,同時也讓產業鏈上下游環節也能掙錢。


    在區塊鏈項目中,我所看到好的商業閉環是這樣的,例如:一個做跨國房地產交易的項目,目的是減少跨國房產交易過程中的諸多環節和麻煩,也有內部流轉的Token,牟定法幣,自己制定市場價格,保證用戶的價格(中介費)合理性。上鏈是為了記錄不可篡改的交易過程,以及使用智能合約。這雖是個很簡單的項目,但至少在市場經濟下有意義。


    Fcoin雖然自諳角色眾多,但似乎內部沒有流轉。


    3. 市場情緒催化的狂熱難以持久


    任何項目的推出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

        

    Fcoin的推出的當下正是給給不慍不火的市場帶來了一個強心劑,且隨著新的投資者入場,就又產生了新的玩法。而這個市場火爆的時機,也正是源于傳統金融市場無好標的物的時代。而狂熱則更是證實了這樣的情況,倘若如同藝術品的價值年化5%的平穩增長速度而非郁金香的狂熱,也不會提前“爆”掉。



    去中心化與基本的商業邏輯并不矛盾




    1. 人為制造的“存在”真的合理嗎?


    Fcoin這類項目則掀起了行為即挖礦的風潮。整個世界,不管是水電、或者是央行的法幣都是一個閉環的流通模式,那么XX即挖礦,挖礦即獎勵token的形式,在執行這些動作的時候,試問,有人愿意買單嗎?這樣的情況能持續多久?只有想清楚最簡單的問題,賺到的錢才符合邏輯,才會真正有意義。


    一些大家戲謔如睡覺即挖礦之類,本就是一個人所必須的行為,毫無意義;另外一些發布信息類,或類似于知識付費的行為,才會產生意義。從經濟學角度來說,你的行為要為社會發展帶來效用,這樣,你的效用會變成token來作為獎勵,讓你的效用量化并且符合邏輯。


    2. 開源與商業閉環并不沖突,別走火玩成龐氏騙局

    商業閉環涉及到多個參與者,閉環是一種利益共享、能夠持續的結構。而去中心化在我看來是一個體系的自治,雖然開源,但必須要有閉環的流轉,才能真正產生價值。


    同理,區塊鏈項目紛紛建立自己的生態圈,也是基于閉環這個模式。對于交易所而言,這樣的非閉環形式,多多少少存在新賬補舊賬的嫌疑,或者向龐氏騙局靠攏的意思。


    3. 專業帶來的不光有壁壘還有良性的環境


    基于市場情緒,從業一段時間后,發現很多人連量化對沖和市值管理的概念都混淆不清,在這樣一個金融概念不清晰的環境中,市場情緒就變得格外重要。若Fcoin團隊在第一階段保證穩定的幣價,在第二階段保證Fcoin的價值,也許就不會出現幣價下跌如此之大的狀況。



    寫在最后

    本文僅借Fcoin這一聞名幣圈的交易所現狀進行反向思考項目意義及模型設計,希望與圈內人士共同探討。Fcoin的初衷是美好的,但任何付出都是需要回報的,這個回報不僅是你的用戶,還有商業本身。區塊鏈行業發展如此之快,熊市之下許多問題會都將一覽無余,也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喘息、學習、整裝待發的時機。




    作者介紹:
    HedyBi:從事數字資產管理行業,宏觀經濟和互金資深研究的美女一枚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給予愛的轉發及鼓勵!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