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工信部近期關于營造良好的
區塊鏈產業發展環境,積極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會議精神,賽迪“中國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推進計劃”(以下簡稱“計劃”)8月17日在
北京發布。
“中國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推進計劃”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最大的科研事業單位)、中國
區塊鏈生態聯盟、中國軟件行業協會、中國軟件測評中心、賽迪(
青島)區塊鏈研究院等多家行業組織機構聯合發起。
“計劃”以服務區塊鏈產業、指引區塊鏈產業、指導區塊鏈產業為宗旨,以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為具體組織單位,配合行業主管部門推動
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推動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
主要內容包括,區塊鏈技術(公有鏈和許可鏈)評估、測評和認證計劃,區塊鏈產業指數評估計劃(區塊鏈企業能力評估和中國城市區塊鏈發展能力評估),“區塊鏈+行業”應用系列白皮書計劃,區塊鏈行業人才培養計劃四個部分。
當前,區塊鏈產業發展中存在概念濫用、商家過度消費區塊鏈創新技術與理念、利用區塊鏈技術進行詐騙活動、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難、人才匱乏等問題。區塊鏈產業發展處于供需不匹配,青黃不相接的尷尬境地。“中國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推進計劃”力圖分別從技術、能力、場景和人才四個方面緩解當前區塊鏈產業發展困境,解決“區塊鏈企業是否使用了區塊鏈技術”,“區塊鏈企業運用區塊鏈技術能力如何?”、“區塊鏈技術如何場景落地或解決行業痛點”、“區塊鏈人才匱乏”等行業普遍關注的問題。
專家認為,借助該計劃能有力推動區塊鏈技術評測相關工作,推進區塊鏈場景落地,有助于區塊鏈技術推動行業降成本和提效率,解決行業痛點,賦能實體經濟。
目前,聯盟鏈測評工作、能力評估工作、白皮書工作已經有初步成果。隨著“計劃”深入實施,更多聯盟鏈技術測評成果、區塊鏈企業能力和城市區塊鏈發展能力評估成果、“區塊鏈+行業”白皮書成果也會陸續向社會發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