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京東推出自主研發的
區塊鏈服務平臺――智臻鏈(JD Blockchain Open Platform),并上線一款應用程序。通過聯通中國太保“互聯網采購(e采)平臺”和京東大客戶“融聚”系統,落地了“區塊鏈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項目”。該應用程序會在發行周期的每一步將中國太保的發票數據移至分布式網絡,使所有參與者都可以看到。雙方聯合發布了開具的第一張區塊鏈電子化增值稅專用發票。
京東集團副總裁蔡磊指出,利用
區塊鏈技術記錄專用發票的票面信息的好處在于,基于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質,受票方可隨時查詢區塊鏈上真實無法篡改的發票信息,用以校驗發票真偽及狀態,準確無誤地進行自動對賬操作,提高財務運行效率。同時,區塊鏈用于電子發票,訂單信息、物流信息、資金流信息、發票報銷入賬等信息被寫入區塊鏈,將為稅務機關提供豐富的涉稅大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對其進行比對分析。
京東與中國太保聯合展示開具的區塊鏈電子化增值稅專用發票
工信部、發改委近日印發《擴大和升級信息消費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表示到2020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將達到6萬億元,年均增長11%以上。該計劃的第二點提出,信息技術服務能力提升行動,組織開展區塊鏈等新型技術應用試點工作。
正是基于區塊鏈分布式、可追溯等特點在信息技術服務能力提升上的重要作用,近兩年以騰訊、阿里、螞蟻、京東為代表的科技公司快速部署區塊鏈技術的相關業務研發。
2016年5月,微眾銀行曾發起
金融區塊鏈合作
聯盟。9月,微眾銀行與
上海一銀行共同上線并試運行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銀行間聯合貸款清算平臺。12月,騰訊與
廣東有貝、華夏銀行合作發布金融服務平臺“星云貝鏈”。
2016年7月,螞蟻金服將區塊鏈技術首先應用于支付寶愛心捐贈平臺,讓每一筆善款可被全程追蹤。
2017年,阿里巴巴與京東都宣布,將應用“區塊鏈”等新技術共同打造透明可追溯的食品
供應鏈。
今年8月以來,騰訊,螞蟻和京東則相繼宣布,運用區塊鏈技術,攜手合作伙伴,推出電子票據服務。
螞蟻金服,運用區塊鏈技術,攜手航天信息試水區塊鏈醫療電子票據服務。
深圳市稅務局攜手騰訊及金蝶軟件,打造“微信支付――發票開具――報銷報賬”的全流程、全方位發票管理應用場景。與騰訊面對消費者有所不同,京東此次的區塊鏈服務平臺主要提供企業間服務。
從最早的食品溯源、到
公益平臺,再到企業間的業務往來,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場景在逐步拓展,而應用中技術的邊界也在不斷拓展。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張振峰表示,區塊鏈技術一定是場景和應用拉動的新興技術。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大數據與智能供應鏈事業部總裁裴健表示,京東的區塊鏈技術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圍繞核心的業務點進行推進,形成相應的應用范圍和平臺;第二個階段,京東會和行業、政府和平臺結合形成一個生態,越多企業采用區塊鏈的技術就越容易形成生態;第三個階段,進一步形成跨行業的一個大的區塊鏈平臺。
裴健認為,雖然現在區塊鏈對大眾來說很神秘,但區塊鏈技術會逐步成為一個標準化的技術,五年之后再看區塊鏈,就不會有更多的神秘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