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公鏈元年”、“交易所元年”,今年也被視為“穩定幣元年”。
目前,市場上已有多家機構發行了穩定幣,泰達幣(USDT)、TrueUSD、USD Coin (USC)、XUSD、XCNY、XHKD紛紛涌現。據外媒數據顯示,USDT以百分之九十的份額,獨占穩定幣市場的半壁江山。
從目前的市值來看,越來越多的資本與從業者加入其中,期待著能在穩定幣市場分得一杯羹。甚至網上流傳起一句話:“如果你相信區塊鏈是有前景的,那你就一定會看好穩定幣。”
耳朵君(微信公眾號ID:erduocaijing)將帶大家回顧穩定幣的前世今生。


穩定幣市場占比
作者 | 徐澤怡
編輯 | 于姣
/1/
說說穩定幣的來歷
在人類社會早期,“以物換物”是最常用的交易方式,但交易完成的首要條件在于,雙方必須視交換貨物為等價。我想要你的糧食,可我不想要你的鋤頭,當雙方需求難以形成互補時,就需要默許某種一般等價物作為交換的中介并充當交換物品的價值衡量標準。
在美劇監獄里,一般等價物多是香煙,而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貨幣。
如今,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時代已成為過去,但美元在全球范圍內依然享有很高的話語權。與之相背離的發展方向,是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帶來的去中心化,這也是目前的趨勢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以比特幣為首的各種數字貨幣,每天市值的漲跌幅度超20%,但這很常見,正因如此,加密數字貨幣目前更多地被當成一種新的投資途徑。
然而,由于各地政府監管的不明朗,各大交易所難以獲得銀行的支持,法幣無法直接購買加密貨幣,一個價格穩定的加密貨幣成為了交易過程中的剛性需求,所以,浮動不超過1%的穩定幣應需求而生。
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的穩定幣,兼具傳統貨幣的職能和比特幣去中心化的特點。但穩定幣真的穩定嗎?它究竟是加密數字貨幣市場的一股清流?還是折射人心的又一面鏡子?
/2/
穩定幣≠USDT
認為穩定幣=USDT(泰達幣)的投資人并不在少數,但事實上,在這巨大的市場里,穩定幣不是只有USDT。
同質化業務之下,各家究竟靠什么“博出位”?盡管每家都以取代USDT為目標,但它們真的能動搖老大哥的絕對優勢嗎?
? 市面上的主要穩定幣及資方
巨頭【USDT】能否笑到最后?
?USDT 是由Tether公司發行的穩定幣,其背后的大boss是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臺之一Bitfinex。按照Tether公司對外宣稱的規定,他們每發行一枚USDT,都要在自己的官方賬戶上存入相同數量的美元。這一做法,很大程度上保證了USDT和美元的1:1兌換比例,給予了用戶資產安全的保障。
上市81家交易所的覆蓋范圍,使USDT成為目前主流交易所的基礎錨定貨幣,20億美金的流通量令競爭者望塵莫及。
但是一直以來,USDT 因審計不公開、中心化和涉嫌超額發行來操控比特幣價格而備受爭疑。有人說,USDT的不透明性是有意為之,僅對外公開加總信息更有利于保持 USDT 的流動性,而有人卻當它是龐氏騙局。
或許,霧里看花的神秘感是讓加密數字市場更吸引人的重要因素吧。
BTS推出的【BTSX】不要只是個幌子
BTS作為“二代幣”的代表,其推出的BTSX,如BitUSD(比特美元)、BitCNY(比特人民幣)等,也都在試圖扮演法幣“升級版”的角色。
BitCNY是比特股系統內的一種加密數字貨幣,也叫市場錨定資產。與USDT這種中心化的穩定貨幣相比,BitCNY采用鏈上抵押結算,將透明安全落到實處,換句話說,用戶再也不用擔心穩定幣背后沒有對等數量的資產來支撐價格了。
然而,這種代幣的缺陷也十分明顯——使用極其繁瑣。
用網友的原話吐槽:“一般人沒有BitCNY,一般人也不會多走一個彎路把CNY變成BitCNY,提走BitCNY到錢包再充到時代,這個彎沒人愿意走。”在推崇刪繁就簡的21世紀,這確實是個大問題。
100%透明化的【TrueUSD】難解USDT之困
如果說USDT的神秘感與區塊鏈追求的透明化與去中心化精神相背離,那Bittrex交易所支持的錨定 TrueUSD(TUSD)或許就是下一個接手市場的狠角色。它既保留了錨定美元的穩定幣傳統,又保證了100%的透明化,試圖以更“區塊鏈的方式”取代 USDT。
與USDT不同,TrueUSD對外明確保證完全美元儲備,并提供了定期的審計。不僅如此,TrueUSD還實行了嚴格標準的KYC/AML驗證、獨立托管(不需要經手TrueUSD項目團隊),針對USDT目前的槽點,制定了解決方案。然而看似完美的改進,真的能助TUSD在實際市場中搶占先機嗎?
首先,說一下KYC的弱點,一般用戶要想將手上的美元1:1兌換成TUSD,需填寫詳細表格,并等待數周之久。對投資者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就是金錢啊!
其次,是它的獨立托管,這雖然杜絕了暗箱操作,但卻直接導致團隊本身沒有充足的資金儲備和做市政策,一旦發生危機,將無法對市場情況作出及時反應。
以今年五月的風波為例,當時,全球最大交易所幣安宣布上線 TrueUSD,開放 TUSD/BNB、TUSD/BTC、TUSD/ETH交易市場。原本此舉對 TrueUSD 而言是一件好事,更多人在交易中使用TUSD,勢必將增加其市場份額和接受度。然而,事與愿違,TUSD的價格出現大幅波動,最高甚至達到1.3 TUSD = 1USD(請看下圖的5月走勢)
?穩定幣的“不穩定”實在令人生畏卻步。一落千丈的公信力,究竟何日能翻身?

TrueUSD的市值較前兩日有所下跌,目前約占USDT的2.4%。
“拼爹”時代,催生后臺夠硬的【Stronghold USD】
上月,IBM與美國金融服務公司Stronghold聯合推出了穩定幣Stronghold USD,1:1錨定美元,用戶可通過1:1的比例充值法幣,來獲得Stronghold USD。
含著金湯勺出生的Stronghold USD,既有深耕區塊鏈多年的IBM和美國數字貨幣交易與資產管理服務公司Stronghold撐腰,又有與美元直接掛鉤的加持,這讓它的出場備受關注。
官方透露,基于恒星(Stellar)區塊鏈網絡架構,讓Stronghold USD每秒可處理數百筆交易,而比特幣平均每秒僅7筆。不僅如此,在USDT處于被質疑無等值美元儲備、暗地操縱比特幣價格的風口浪尖時,IBM明確表示,Stronghold USD擁有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承保的美元支持。這無疑是對USDT的當頭一棒。
【Dai】將成加密貨幣市場的最佳避險選擇?
要說MakerDAO推出Dai的原因,還得從USDT談起。USDT流通的最大特點就是不透明性,這使得它如同炸彈般存在不可預測的威脅。若與泰達公司合作的銀行出現違約,或泰達的儲備資產出現暴跌,又或者政府政策變動……類似事件將直接或間接地讓整個加密貨幣市場面臨經濟危機,甚至崩潰。
所以,Dai如何才能在當下的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當好加密貨幣市場在USDT危機時的避險選項呢?
Dai以加密資產作為抵押物,用戶每買入一定數量的Dai就要存入相應倍數的主流數字貨幣作為抵押物,兌換時可贖回。
它最成功的創新點在于:通過超額抵押資產來發行。Dai將以太坊等鏈上資產作為抵押物,基于ERC-20的標準能夠低成本地解決穩定幣的流動性問題。此外,鏈上資產抵押的發行模式激勵人們自發抵押配資的同時,也豐富了流動性的來源。
來歷不明的小眾穩定幣【VHKD】真的不靠譜?
VHKD,是一款聲稱錨定港幣的穩定幣,目前只在一家交易所上線,是全球交易成交額排名一百開外的IDCM。而奇怪的是,雖然上線了,但在該交易平臺上,VHKD的交易量為零。
VHKD的白皮書中提到過發行機構Virtual Digital Asset Corporation,但無法找到該機構的相關資料,而類似VHKD這樣信息不明、只上線了一家交易所的穩定幣在市場中其實并不少見。Havven,Basis,Carbon,這些受人矚目的穩定幣項目都在宣傳期過后,就消失在大眾的視線中。
股神巴菲特教導投資者不要投自己不了解的行業,還望投機者好好保護自己的錢袋子。
/3/
未來行業新秀涌現 誰家的天下還不好說
目前,委內瑞拉因貨幣貶值嚴重,不少國民將目光投向了保值的穩定幣,這不難看出未來穩定幣的市場將潛力巨大。
USDT在短期內仍將主導穩定幣市場,但重建信任的難度之大非言語能形容——人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應對膨脹的加密貨幣,讓自己的資產保值。伴隨著監管的跟進、區塊鏈自身的發展以及新的技術出現都有可能改變目前的局面。
另外,在行業步入正軌之前,淪為“資本的游戲”或將成為穩定幣的短期未來,資本家多方布局,只要壓中一個穩定幣項目,就是一場豐碩的勝利。據了解,美國指明風投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在今年6月專門成立了3億美元的加密貨幣基金,目前已投資TUSD和Basis兩個穩定幣項目,這兩個項目總共獲投金額分別為2000萬和1.33億美元。
國內機構也早早開始布局穩定幣市場。如,比特股項目獲得了BitFund.PE的資金支持,早在2014年已發行了三種穩定幣: BITCNY(錨定人民幣),BITUSD(錨定美元),BITEUR(錨定歐元)。
我們的鄰居俄羅斯也在躍躍欲試。Stable團隊在今年四月份獲得了風險投資公司Beenext和知名創業孵化加速器500 Startups聯合領投的50萬美元,立志推出與USDT同平臺競爭的穩定幣。
但是就目前來看,這些創新型穩定幣并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上線85家交易所,市值破24億的USDT,仍是行業領頭。其它的資本和項目方,若想要在穩定幣的江湖上分得一杯羹,不僅靠背后的資金實力,機遇也是未來競爭的關鍵。
究竟誰能笑到最后?一家獨大或成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