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是交易所混戰的一地雞毛時期,無數交易所來了又跑,無數礦工在薅平臺與被平臺割韭菜的冰與火之間游走。也許上一個小時,交易所還紅紅火火一片繁榮,下一秒幣價就是斷崖式下跌,甚至交易所跑路。實際上當所謂的“通證經濟亂象”過去之后,留給交易所與廣大幣圈韭菜們的最關心的問題是:
玩交易挖礦真的是死路一條嗎?
除了挖完就跑,還有別的玩法嗎?
交易挖礦健康發展的關鍵:如何保障礦工與持有者的收益
我們對比最近比較火的幾個平臺的挖礦政策與分紅政策:

從圖中我們不難看出,近期較火的幾個挖礦交易所都在進行規則改良,其本質上都是在探索一個問題:如何改變交易挖礦高點即結束的必然結局?以DigiFinex為例:
1. 要挖礦,先鎖倉,增加DFT需求。
與FCoin上來就挖的政策不同,DigiFinex的政策是根據鎖倉DFT數量來換取DFT挖礦額度,即每鎖1000DFT可換取一小時10DFT的挖礦額度。如此一來,它不僅增加了DFT的需求,也讓礦工與平臺站在了同一戰線上:幣價的漲跌不僅與你的挖礦收益有關,也與你的本金收益相關。
2. 鎖倉分紅+鎖倉挖礦雙管齊下,減輕DFT盤口壓力
就在DigiFinex出臺鎖倉挖礦前夕,順帶出臺了一條新政策:鎖倉才能參與分紅,且需24小時*3之后才能解鎖,解鎖期間無分紅。此舉減輕了盤口壓力,降低了流通量,防止因DFT流通量過大導致幣價不穩。而幣價的穩定保障了礦工與持有者的收益,從而引導DFT價格進入正向循環。
3. 限量三千萬可挖,挖礦結束即進入通縮
從新挖礦規則伊始,DigiFinex就一直在向外界傳遞一個信息:DFT數量有限,挖完進入通縮。對此官方先是發布公告宣稱DFT將永久停止釋放,新挖礦規則中可挖的DFT為官方持有的3000萬DFT,后于8月2日承諾稱成立DFT專用回購基金,并透露出后續還有其他DFT消耗政策,如DFT抵扣手續費、DFT投票、DFT交易區等。這些政策極大地穩定了持有者的信心:DFT不會因價值貶值而導致幣價下跌,長期持有幣的價值只會越來越高。


(DigiFinex官網DFT停止釋放公告截圖)
是依賴挖礦,還是將交易挖礦僅作為營銷手段?
參與交易挖礦的交易所此起彼伏,但真正成功的交易所難言有之。原因無他:交易所過度依賴挖礦,平臺幣的長期價值不被人看好。
絕大多數的交易所更多的將交易挖礦作為冷啟動的手段,甚至是割完一波就跑,過度依賴挖礦的后果就是一旦礦工離場,幣價下跌,分紅下降導致用戶大量拋售,多少利好公告都難以挽救。
因此,健康挖礦的核心為:不依賴挖礦。是不是聽起來像邏輯怪圈?
仍以DigiFinex為例,DigiFinex今年4月就已經開啟交易挖礦了,但因挖礦成本過高一直沒有吸引大量礦工入駐。但我們分析其數據不難看出:平臺的交易額一直較為穩定。

(DigiFinex近10日交易額,數據來自官網公告)
7月24日-7月30日期間為原始挖礦規則;7月31日無交易挖礦;8月1日起施行新的挖礦規則。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沒有交易挖礦,DigiFinex的交易數據依然表現良好,而新的交易挖礦制度幫助其擴大了知名度。或許,這才是決定挖礦到底是山頂過后滑滑梯還是健康發展的關鍵:不依賴交易挖礦,交易挖礦才能健康發展。
產品體驗是基礎,否則仍無法擺脫交易挖礦涼涼結局
對于DigiFinex而言,用戶體驗曾一直是它的短板:沒有原生APP,主流幣種少,實名審核慢等一直都被用戶詬病。進入6月以后,DigiFinex突然加快了步伐:中英雙語上線、原生APP上線,主流幣種增加,引入人臉識別進行實名……事實上,截至目前,DigiFinex的產品體驗仍有不足,但相較之前已有大幅提升。恐怕這些都是為挖礦新規所做的鋪墊:避過交易所混戰,打好產品基礎,趁F3D難民出逃之際一舉成名。
交易挖礦能否在熱度過后維持正常,是各大交易所最頭痛的問題。目前尚未有交易所給出成功的案例,我們也只能在現行的交易挖礦中探討他們規則成功的可能性。當然它們能否一戰成名,還要靜待時間給出答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