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越來越熱的除了天氣,還有中美貿易戰。
七月六日,美國正式開始對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關稅。同時,中國的反制措施隨即生效。而在七月下旬,特朗普政府表態,正計劃對于價值 2000 億美元的中國商品,進一步加征關稅,而中國也在醞釀進一步的反制措施。不管我們愿不愿意,中美貿易戰就此正式打響,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那么貿易戰對于數字貨幣有什么影響呢?
有分析認為,比特幣可能會成為貿易戰發生時的“避風港”,避險的資金可能會流入數字貨幣。
也有人認為,數字貨幣同樣受到全球金融形勢的影響,而數字貨幣沒有實體資產的背書與支撐,它是由共識機制,由數學算法驅動的。也就是說,它本身的性質決定了數字貨幣會極大程度的受到投資者情緒的影響,因此波動巨大。而當貿易戰打響時,投資者會陷入恐慌,而數字貨幣本身并不是一個穩健的投資選項,因此數字貨幣很有可能和其他投資資產一樣,會受到貿易戰影響而暴跌。

但是實際上,數字貨幣的價格并沒有受到貿易戰太大的影響,該漲漲該跌跌,數字貨幣繼續保持著極大的振幅,很難說貿易戰對于數字貨幣的幣價有何積極或者負面的影響。
不過,大叔今天要講的,并不是幣價。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大叔認為,經歷這次貿易戰,對于數字貨幣來說,對于其應用,以及人們對于數字貨幣的信心,對于數字貨幣在全世界流通根基的建立,都可能是一個積極的影響。

去年年底,十二月十一日,央視曾經報道過一則關于石油與數字貨幣的新聞,相信大多數人都沒有在意。但是當我們今天把這篇報道重新拿出來看的時候,再結合現在愈演愈烈的貿易戰,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貿易戰對于數字貨幣來說,究竟有什么影響。
概括一下當時的新聞是這樣的。
國際原油市場長期是依賴美元作為交易結算貨幣的,而去年下半年,正值美國對于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等這些石油生產國進行強力經濟制裁的時候。在當時這樣的大背景下,這些石油生產國發表言論稱,希望在國際石油交易中,擺脫對于美元的依賴。這樣一來,數字貨幣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英國PVM石油經紀公司的分析師在一份調研報告里就大膽預測,這些產油國很可能會把目光投向虛擬貨幣,考慮用其來取代美元進行原油交易。

實際上,去年十二月,委內瑞拉就正式宣布啟動了本國虛擬貨幣“彼得羅”(Petro),而在當時,俄羅斯、伊朗等國也尋求貨幣交換協議,從而降低在國際原油交易中對于美元的依賴。
不管最終的結果怎么樣,雖然我們尚未看到數字貨幣在國際原油交易中扮演什么重要的角色,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在當時美國經濟制裁的大背景下,各大原油生產國都在尋找這樣一種擺脫美元的方法。

由此及彼,去年十二月各大石油生產國的發聲,是因為美國的經濟制裁,所引出的思考。那么現在,中美貿易戰打響,對于全球經濟形勢勢必會有很大的影響。
美國對于包括中國在內各個國家的制裁正在升級,這些受到制裁的國家雖然可以采取一定程度上的反制措施,但是各大商品基于美元結算的大環境并沒有改變。各個國家都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對于美元的依賴。
而數字貨幣作為基于數學算法、密碼學原理、共識機制建立起來的概念,可以繞過某些國家的經濟制裁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由于其完全采用數學算法進行運作,不用基于某一個特定國家的信用來進行背書,不失為一個能夠作用于全球化商品的概念。

如此看來,經濟的制裁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加快數字貨幣的發展與普及。當然我們必須肯定的是,貿易戰一定會導致參戰方兩敗俱傷,對全球經濟一定會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但是,在不得不接受貿易戰現狀的前提下,我們仍然需要思考,在這種前提下,是否有辦法,或者說是否有可能找出貿易戰對世界經濟產生的意想不到的作用。從這一點上看,貿易戰說不定能夠成為數字貨幣發展的催化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