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生物疫苗案件連日來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習近平總書記近日要求,立即調查事實真相,一查到底,嚴肅問責。李克強總理也提出,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疫苗之殤、之痛,撞擊著國人的道德良知,也呼喚著企業的責任擔當。
OK區塊鏈工程院24日表示,其技術團隊已推出一套區塊鏈介入疫苗供應鏈全流程的技術方案,利用區塊鏈分布式記賬、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的技術特性,全方位細化對疫苗供應鏈的整體監控,實現疫苗從原料、生產、銷售、冷鏈儲運直到接種的全流程溯源,從而為疫苗的產、銷、種建立起一道技術的安全壁壘。
OK區塊鏈工程院一位負責人稱,疫苗事件曝光后,我們團隊上上下下都很關注,都在為孩子揪著心。OK區塊鏈工程院為此特別組成了一個技術小組,專門討論疫苗溯源的實現方案,我們愿意無償提供自己開發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并嘗試通過一個公開、透明、可溯源的疫苗監督體系,改進目前在疫苗領域屢屢出現的安全問題及追責不易的狀況。

OK區塊鏈工程院的疫苗全流程上鏈方案
▼
整個方案基于現有以太坊區塊鏈設計,涵蓋疫苗原材料供應商、疫苗生產廠商、銷售機構、冷鏈(含運輸、存儲)、疾控中心或設立疫苗預防接種點的醫院、疫苗接種者全流程。全部疫苗相關信息存儲于以太坊“交易”信息的Input Data字段,涉及企業商業機密或個人隱私的內容將使用監管方公鑰加密,不涉及具體隱私的信息采用明文方式存儲。

▲疫苗溯源平臺架構圖
一、角色認證
制藥公司通過智能合約提交申請,通過超級用戶審核(政府監管部門),然后分配權限,完成認證將連接于物聯網的標簽貼到疫苗成品上,每一批疫苗都分配一個獨一無二的標識碼。包括其生產場地及存儲溫度、保質期等參數信息。實時監控審核疫苗身份動態及商品流向。
二、信息錄入
在供應鏈的每個階段,參與方都需要提交個人認證并使用標識碼將疫苗流轉信息寫入區塊鏈。被授權的節點在與另一節點進行“交易”時,兩節點之間需要達成統一協議并數字簽名。

1、物流上鏈
為了解產品的物流路線,當有參與者對產品信息錄入時,系統會根據參與者的位置信息記錄相應的地理位置,有條件的系統可以通過GPS數據提供準確的位置信息。
在區塊鏈系統中,如果藥品在運輸過程中中斷或失蹤,存儲在分布式賬本上的數據可以為各方提供快速追蹤渠道,確定藥品最后活動位置。區塊鏈溯源系統中會詳細記錄藥品信息,可以具體到某一批次、具體到原材料采購階段。當藥品出現問題時,可以實現精確召回。
2、 信息上鏈
方案信息存儲結構采用類似“轉賬交易”的方式進行組織,關系人之間的供應鏈流程分拆至若干“交易”存儲。
(下文為信息上鏈的具體流程和區塊數據,非專業人士可直接跳過相關圖表看最終結果)
2.1 疫苗原材料供應商供貨至疫苗生產廠商
疫苗原材料供應商將每一筆供貨信息單獨以“轉賬交易”的方式關聯至疫苗生產廠商。假設疫苗原材料供應商的以太坊錢包地址為Addrprovider,疫苗生產廠商的以太坊錢包地址為Addrproducer,2018年7月23日發生2筆供貨“交易”,分別包含原材料一,原材料二。那么上述兩筆供貨“交易”將由以下兩筆“轉賬交易”表示。

▲原材料一供貨“交易”

▲原材料二供貨“交易”
2.2 疫苗生產廠商內部生產流程
疫苗生產廠商內部生產流程使用“轉賬交易”相互關聯。假設疫苗生產廠商的以太坊錢包地址為Addrproducer,2018年7月23日完成1次生產工藝,可由下列內部生產流程“交易”表示。

▲內部工藝“交易”
最終生產工藝完成后將生產疫苗批號,作為疫苗的身份證明。

▲批號“交易”
2.3 疫苗生產廠商供應至冷鏈
疫苗生產廠商供應至冷鏈同樣使用“轉賬交易”相互關聯。假設疫苗生產廠商的以太坊錢包地址為Addrproducer,冷鏈的以太坊錢包地址為Addrcarrier,2018年7月23日完成1次疫苗供應,可由下列供應冷鏈“交易”表示。

▲供應冷鏈“交易”
2.4 冷鏈運輸至疾控中心
冷鏈同樣使用“轉賬交易”相互關聯。假設冷鏈的以太坊錢包地址為Addrcarrier,疾控中心的以太坊錢包地址為Addrcdc,2018年7月23日完成1次疫苗運輸,可由下列疫苗運輸“交易”表示。

▲運輸“交易”
2.5 疾控中心
本方案為避免暴露疫苗接種者身份信息,暫不將疫苗接種者錢包地址加入“交易”中,而是采用疾控中心自我“轉賬交易”記錄接種“交易”。假設疾控中心的以太坊錢包地址為Addrcdc,2018年7月23日完成2次疫苗接種,可由下列疫苗接種“交易”表示。

▲疫苗接種“交易”1

▲疫苗接種“交易”2
三、監管和溯源

搭建疫苗溯源系統,對外提供疫苗溯源服務。
疫苗溯源系統作為以太坊的礦工節點存在,保持最新的賬本信息。用戶使用批號進行查詢時,疫苗溯源系統通過各相關關系人以太坊錢包地址關聯查詢Input Data字段批號,從而將疫苗完整溯源流程組裝完成展示給用戶。疫苗原材料供應階段與疫苗內部生產工藝階段查詢由批號和內部生產工藝號的關聯部分直接獲取對應的區塊“交易”信息。
監管方可通過疫苗溯源系統查詢各批號對應疫苗全周期信息,并可使用監管方私鑰對隱私數據部分進行解密,獲取更詳細的狀態數據和疫苗信息。消費者通過知道每支疫苗的編號查詢即可獲取藥品流向的準確信息。
四、關于溯源
OK區塊鏈工程院負責人表示,這個方案主要著眼于疫苗溯源。溯源的商業指向早見于1997年歐盟為應對“瘋牛病”問題而逐步建立并完善起來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發展到現在的階段,溯源系統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簡單講,溯源就是一種可以對產品進行正向、逆向、不定向追蹤的生產控制系統,適用于任何產品。
中國國內市場上,追溯系統更多的應用在一些價格較昂貴的商品上以及食品上,通過追溯系統可以實現商品從原輔料采購環節、產品 生產環節、倉儲環節、銷售環節和服務環節的周期管理,實現“安全可預警、源頭可追溯、流向可跟蹤、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認定、產品可召回”的功能。
此次疫苗事件再次把人們的目光引向一些飽受詬病卻又難以療治的行業和社會暗角:關鍵信息不對稱、不透明;制假劣產品風險及成本過低:溯源機制不完整,難追責等。
“技術不是萬能的,它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特別是善與惡、貪與廉這些關乎人性的問題。但哪怕僅只亮起一盞燭光,也能驅散一方黑暗。基于區塊鏈不可篡改、數據完整可追溯,以及時間戳的特征及功能,是完全可以杜絕假冒疫苗問題的。而完整的溯源鏈,不僅可以大大提高監管機構的監管效能,更能加大制偽制劣者的制偽潛在成本和現實風險。”OK區塊鏈工程院負責人如是說。
對于眼下區塊鏈技術尚不能有效遏止偽劣疫苗問題,該方案技術團隊工程師表示,在實際操作中,方案是可以根據需求逐步升級的。如對冷鏈的溫度,就可以在冷庫和冷藏車內安裝傳感器,溫度不合適,便不生成能上鏈的數據。再如,生產環節也裝上類似物聯網應用中的傳感裝置,當疫苗生產中關鍵原料的計量或純度不達標時,也會出現錯誤數據而引發監管干預。當然,制假者也能在數據上造假,但那就超出了技術層面的范疇,是作惡的問題了,那時這些作惡者面對的會是監管的出手,法律的嚴懲和民眾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