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近日發布的國內各大銀行年報,不難發現,多家銀行已嘗試使用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扶貧、信貸、清算、
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對此,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朱小黃表示,對于銀行業而言,區塊鏈的意義在于,其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的特性相當于提供了基于技術的新型信用,有利于增加交易透明度、打擊欺詐。如果銀行普遍應用了區塊鏈,交易才能真正實現高效,但是目前大部分銀行的應用都限于試驗或內測。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