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的發展現階段到達了一個瓶頸,現階段
區塊鏈技術除非能建立世界上最廣泛的
加密貨幣,否則區塊鏈很難創造真實價值。目前的現實是:除了加密貨幣外,沒有任何一個實際應用讓人信服。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不能產生價值,源于區塊鏈吞吐量以及交易確權的速度。目前來看,解決方案只有如下三種:
其一是大區塊。此方法在
比特幣中曾有過試用,比特幣一個區塊大小僅有1MB儲存空間,在2017年年底時SegWit2x將區塊大小從1MB提升至2MB,但出于安全考慮,最終取消SegWit2x硬分叉。
其二是鏈下交易。在主鏈外加入閃電網絡或者側鏈,此方法
以太坊在嘗試,提前支付一些以太坊或比特幣作為押金,之后在鏈下通過其他方法來跟其他人進行交易。
其三是代理人共識協議。多人成為超級節點,形成小團體。EOS在嘗試用這種“議會制”共識產生區塊,再將區塊廣播給整個網絡,從而達成整個網絡的共識。
此三種方式雖然各有優勢,但都不能完美解決區塊鏈交易速度、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矛盾。
除技術難以突破外,區塊鏈定義也在遭受質疑。網絡上曾盛傳區塊鏈是解決人與人之間信任關系的有力武器。但事實上,區塊鏈僅解決了價值在網絡上傳播的問題,目前離代替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系差距還很大。
區塊鏈技術由于未成熟,以至于像以太坊被擁堵后,交易費大漲。直接造成應用成本的上升,所以當下
區塊鏈應用承諾的成本低、安全高、效率好的前景還很難實現。
分布式也是區塊鏈發展的噱頭之一,但目前而言所有
區塊鏈項目都在建立一套孤立的系統,這些孤立的系統使得很多原本開源的數據變得更加封閉了,使得互聯網原本的效率變得更低。
而且,區塊鏈技術仍然是說的比做的多,多數項目仍處在炒幣階段。目前區塊鏈技術遠看什么都能做,但細看卻什么都做不好。究其原因是在于區塊鏈技術的底層,特別是
供應鏈底層的性能還不夠。
以目前情況看,區塊鏈技術依然處在一個實際上什么都不能做的階段,還需要人們在工業底層技術開發的道路上探索很久。即,想象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所以,區塊鏈可能有美好的未來,但目下仍需要大量技術人員努力推動技術發展,而非業務人員努力推動市場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