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生,其實就是數字貨幣化的一生,你一生的價值則凝結在屬于自己的Token上,它伴隨你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你一生的軌跡都被記錄在區塊鏈上,你所有的信息都一目了然。實體的你與區塊鏈上的你,互相映射。

『出生』
你一出生,就被納入到主鏈(各大公鏈通過跨鏈技術形成的基礎鏈)這樣一個體系之中。在這樣一個體系中,存在著世界通用的價值評估體系,它會隨著你的生命路徑,不斷自動更新對你個人價值的評估。
在你誕生的那一刻,主鏈根據你個人的本體特征,為你加蓋了一個時間戳。
在這個時間戳上,標記著你的性別、父母姓名、分娩情形、出生凈重量及具體的出生時間等,并且隨機哈希出一個獨一無二的錢包地址。這個地址將會記錄你一生的數據,每一筆數據都會有具體的確權時間,永遠無法篡改。
錢包在生成之時,系統會自動產生第一筆智能合約激勵,因為在你出生的那一刻,慈善鏈便自動為你捐贈了一筆資產,資產自動進入了你的錢包地址之中。
在主鏈這個體系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一條鏈,從出生到死亡,錢包地址記錄了你個人一生的財富,你無法從父母那繼承財產,根據“人即貨幣第二定律”,父母的財產與他們個人生命的一生捆綁在了一起,也只屬于父母。因而,慈善機構捐贈的那筆資產,就代替了父母的撫養費,提供你的成長基金,也是你從出生時刻起就天然擁有的一筆財富,也是你生命的初始值。
此時,在你的人生坐標系中,原點0浮現了出來,而縱坐標上也有對應的數字價值。
『0~18歲』
0~18歲期間,你慢慢長大,社會關系網慢慢擴大,人生經歷在慢慢積累。
1歲,你要去醫院進行體檢。你的體質、你的健康狀況、你的藥物過敏等情況,也全部被記錄在案,在你第一次去醫院時所有信息便自動記錄在醫療鏈中,信息公開透明。
3歲,你進入了幼兒園,開始接受教育,開始學習各種知識,認知這個世界。這時,你的信息會被記錄在教育鏈上,它在督促你的成長。
12歲,你看上了一雙小貴的滑板鞋,你省錢買下了它。而這樣的一筆消費,同樣也被記載在消費鏈上,一經生成,不可篡改。
16歲,你在上學之余,去咖啡店打工兼職,你獲得了一筆筆小報酬。這些數據信息被收入消費鏈上的hash值刻錄,報酬也進入到你的錢包地址之中,成為了你自己的財富。
而所有的這些公鏈和側鏈,包括教育鏈、消費鏈、醫療鏈、生產鏈……最后都會連接起來。
這個階段,在你的人生坐標系中,橫坐標上的生命時間慢慢拉長,而縱坐標上的數字價值也因為你人生路徑上的各種教育成長、消費收入,在小幅度地波動增長著。

『18歲』
18歲時,根據價值評估體系,你達到了用自己的信用做背書發行個人Token的標準。
這時候,主鏈上已經有了從你出生到18歲之間的諸多信息,記錄了你的過去。
信息被刻在區塊鏈上的你,直接向去中心化的交易所提交個人申請,并撰寫自己未來人生的計劃白皮書。你在白皮書上簡潔明了地闡述清楚你的職業規劃,打算從事什么職業,個人能力能解決什么問題,又將采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共發行多少產量Token(相當于屬于自己的貨幣),如是等等。
最終,這份信息被提交到一個DPoS機制的評審會進行審核。
在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下,市場運用算法和智能匹配,選出了DPoS評審委員,評審委員通過你映射在區塊鏈之上的18歲之前的人生路徑對你進行估值,根據“人即貨幣第一定律”,評審委員會必須確定你發行的Token的價格為多少,總量是否合理。最后,經過統一的審核評判標準,你的申請將被批準。
從此之后,你可以用自己的Token來募集生產資料去實現自己的想法,不需要被任何人類社會組織結構剝削和脅迫而使用法幣,所有的價值,應該都是基于人和人、人和機器、機器和機器之間形成的共識,通過算法予以確認。
而在你一生的坐標體系中,在18歲那年,你的個人數字價值可能因為你人生早期的努力,現在發行了Token而陡增。

個人貨幣發行流程
『18~50歲』
18歲之后,你已經發行了自己的貨幣Token,可以和別人進行交易。
Token是你最重要的數據載體,也是你個人價值的量化反映,因你個人價值變化而變化。
如果有人認為你是一個前途無量的年青人,他可以成為你的天使,持有你的貨幣Token,根據“人即貨幣第二定律”來確定你的價值。
所有人的Token面向世界公開,通過估值,可以在全球去中心化交易平臺進行不同操作。當對方對你持看漲態度,也就是相信你會升值時,對方選擇做多,買入你的Token;當持看跌態度,覺得你個人價值會下跌時,對方會選擇做空。反之,你對別人也同理。
在主鏈體系中,你無需再額外開戶、填寫提交個人信息,因為你所有的信息都已經被記錄在了獨屬于你的那條主鏈中,你就是信息;也無需再通過投資中介委托操作,因為區塊鏈系統是去中心化的,沒有第三方中介,所有的操作都按照智能合約直接進行。
而在你Token開放、競價成交過程中,全球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可能會選擇類似于股市的集合競價原則,根據申報者價格、時間優先原則,系統自動進行配對,撮合買賣交易。
同樣在結算清算過程中,不同于深交所的兩級清算,由于區塊鏈實現了去中心化、無第三方券商中介的操作,全球通用的主鏈體系可以實現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即時清算。這個時候,你不再為區塊鏈的并發量擔心了。
你的一生都與貨幣融合在一起。
18歲之后,你收獲愛情、成立家庭,家庭鏈記錄著你為人夫婦、為人父母的表現;你投入工作、建立事業,事業鏈記載著你所有的事業信息……而這些,全部映射在系統對你的價值評估中,也反映在你的Token中。你的一切行為都會影響到你的幣值高低,影響別人買賣與否,而反過來,Token被持有與否、幣值如何也會影響到你個人的生活。
在18~50歲這個階段,你迎來了你個人數字價值的高速發展期,價值持續波動上升著。
『50~100歲』
50歲之后,你的數字價值在達到峰值后,進入了成熟期。
你生活在這樣一條光明主鏈上,你可以看到別人公布的價值信息,別人也可以看出你的價值,你開始習慣于通過貨幣數字去理解別人的一切。
幣值評分系統主導了你的生活,也左右了你的社交關系。在這個社會,物質利益關系會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如個人Token價值達億萬人民幣的高價值者會受人熱捧,而個人Token價值只有0.01元的低幣值者則成為“無用之人”,這是一個無效的錢包地址。
60歲,事業與生活都達到人生巔峰的你,在眾人吹噓討好中日益膨脹迷失本心,一個不慎貪污受賄。信息被記錄在了區塊鏈上,系統對你的價值評估下降,而因你的信譽受損,眾人與你交易、持有你的Token的意愿也下降,Token市值也受到了影響。
60歲后,隨著年齡見老,你的身體機能下降,生活也像引擎老化那般失去活力,而反映在區塊鏈之上的你的所有數據也在弱化,不再像黑馬般熱血蓬勃。建立在你價值之上的交易在減少,你的個人價值在某個程度上也已經停滯,市場對你持觀望態度,不再一味看漲。
在這個階段,你的生命時間軸還在繼續,而數字價值在穩定成熟后、緩慢走向衰落。
『100歲:死亡』
100歲,你的生命走到了盡頭,而你所擁有的價值,也一切歸零。
區塊鏈系統為你設定了一個智能合約,當觸發了條件時合約自動執行。
就像從你出生那一刻起,系統自動為你生成了一個錢包地址,并且慈善機構自動為你捐贈了一筆資產一樣,在你死亡的那一刻,智能合約通過自動狀態機判定當前狀態,自動判斷到了“你死亡”這一觸發條件,自動銷毀承載了你一生的價值財富的錢包地址。
人即貨幣,主鏈記錄了你一生的軌跡,錢包地址承載了你一生的價值。當你出現在別人面前,無需第三方證明評估,“你值多少錢”在區塊鏈體系中一目了然,你就是衡量標的。
最后,主鏈在為你加蓋完最后一個時間戳之后,自動斷開,所有數據全部沉底。
而在你的人生坐標系中,你的生命時間也截止了,數字價值也與橫軸相交,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