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腳已經踏在岸上的李笑來,又被陳偉星拽到了水底。7月9日,李笑來宣布辭去雄岸基金管理合伙人職務,稱由于與陳偉星的爭執,使得雄岸基金因為李笑來而受到了很多負面影響。7月12日,陳偉星錄音完整版曝光,李笑來被冠以“剪刀手”的稱號,罵戰并未休止。
李笑來的“洗白”之路由此中斷,整個區塊鏈行業也同樣被認為,受到了這場曠日持久的爭執牽連,將迎來低潮和更為嚴格的監管。
紛爭由來已久,積怨也不是一時興起。一方是布局多年秉持話語權的“教父”,一方是初入行業急于分羹的攪局者,當難以繼續做大的蛋糕無法同時滿足多個利益集團的胃口時,重新劃分勢力范圍將是必然的結果。值得慶幸的是,當公眾隨著這場紛爭日益趨近事實的時候,“幣圈”才能一步步去偽存真回歸理性。
步步為營,書生變身一代“首富”
李笑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樣子可能是那張曾經接受《人物》采訪時拍攝的偏著頭,以美元點煙的照片。在此之前,李笑來最廣為人知的身份只是新東方一位對比特幣有興趣的英語老師。2013年5月紀錄片《揭秘比特幣》將李笑來推到了聚光燈下,在片中,李笑來聲稱自己比特幣的持有量是六位數,至今這段話的真實性都未得到明確證實。但李笑來卻借此迅速在方興未艾的“幣圈”中躥紅為領軍人物,相繼受到《華爾街日報》和《人物》的報道。

2016年李笑來進入內容付費領域。憑借比特幣首富的名頭,李笑來在得到APP上開設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獲得20余萬付費訂閱用戶,在知乎上進行的“一小時建立終生受用的閱讀操作系統”的Live有12萬人參與。正如李笑來自己在2016年冬天的一場直播中說的那樣,“最近的兩年里,自己成功地學習了如何成為一個網紅”。
2017年比特幣和區塊鏈火起來,擁有“幣圈”大佬和網紅雙重身份的李笑來,開始向區塊鏈行業輸出自己的影響力。他的名字頻頻出現在區塊鏈項目中,其中,EOS因其聲名鵲起,短短數天時間募集到數十億資金,讓人瞠目結舌。
近日,一段錄音再次將李笑來推上風口浪尖。按照錄音中人所述,關于區塊鏈項目的獲利套路的關鍵步驟之一,是區塊鏈創始人至少得是個網紅。早在2016年那個冬日就掌握了成為網紅技能的李笑來,成為這個圈子里的頂尖人物。
一路懟來,創業者欲成“幣圈”新勢力
相比于李笑來這樣的老江湖,陳偉星只能算上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劍客。
2017年年尾,瘋狂的資本讓“幣圈”名聲大噪,春節期間大火的微信群“3點鐘無眠區塊鏈”一時群英薈萃,星光爍爍。進群的除了浸潤“幣圈”多年的李笑來等前輩,一批創業者、媒體人、娛樂圈人士也抑制不住對區塊鏈的好奇和追趕風口的焦慮,紛紛入局。這當中,許久不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泛城資本董事長、快的打車創始人陳偉星格外活躍,通過不斷地挑戰原有權威,讓自己的知名度迅速得到了擴張。
2月24日,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朱嘯虎在朋友圈表示不進各種區塊鏈相關的“3點鐘群”,稱“有些風口寧愿錯過,有些錢寧愿不賺,否則晚節不保”。陳偉星則在“3點鐘群”中站出來反問朱嘯虎“這傳統股權投資的割韭菜方法有比幣圈高級嗎?整個區塊鏈行業的泡沫,有全球的股市高嗎?”

朱嘯虎在自己投資的滴滴并購了陳偉星創辦的快的打車之后又投資了映客、ofo、餓了么等知名項目,而陳偉星雖然從創業者轉型為投資人,也投出了51信用卡等項目,卻在量級上依然與前者相去甚遠。二人的爭執被普遍解讀為新資本與傳統資本的論戰。作為新資本代表的陳偉星一朝成名。美圖董事長蔡文勝稱他“實在太率真可愛”。
陳偉星這一輪代表在該群內引得多人點贊,陳在“幣圈”一炮走紅。
陳偉星還將矛頭指向了同樣涉足區塊鏈的百合網聯合創始人慕巖和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他接連提出質疑,稱慕巖“白皮書硬拉各種大佬站臺”,懟趙何娟“現在的記者不專業,不懂法律”云云。慕言在表示已經讓律師取證起訴陳偉星之后退群;趙何娟則反唇相譏道“不要整天以為自己賺了幾個錢,就真的是大佬了,地球都是你推動的了”。

屢屢樹敵,卻是不斷以散戶“正義”的言論發聲,陳偉星一度被冠以“耿直Boy”的稱號。直到今年5月,陳偉星攜手原美團聯合創始人楊俊共同推出“打車鏈”,“耿直boy”開始親自下場競技,籠罩在他身上的“正義”光環才開始有所衰退。致使他與李笑來的爭執成為了一場曠日持久的口水戰。
新舊勢力打架,牽出區塊鏈亂象
這場紛爭以陳偉星炮轟EOS拉開帷幕。先前陳偉星只是旁敲側擊地暗諷 “一些幣圈大佬割韭菜手段太惡心”,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偉星對于EOS的輿論打壓越發明顯。到6月7號,陳偉星開始公開挑戰李笑來這位“幣圈”大佬。
6月8日,陳偉星在朋友圈發文,質疑李笑來是“偽首富”,其區塊鏈項目也存在透明度問題。

李笑來則在微博上回應稱,“現在舉證責任在陳偉星,不在我”(原微博現已刪除)。

兩人就“舉證責任”爭執幾回合之后,李笑來在6月10日凌晨,轉發鈦媒體的報道《“陳偉星驚爆“比特幣首富”李笑來欠3萬比特幣且涉賭”》截圖,并表示已將誹謗交律師處理。

6月13日,陳偉星發長文歷數李笑來罪狀,包括私吞私募資金,單方面延期償還3萬個比特幣,涉賭等行為。

6月14日,李笑來發文《關于陳偉星一些言論的回應》一一回應,并稱盡管陳偉星表示自己與李笑來沒有任何個人直接利益沖突,完全是價值觀沖突,自己“現在卻有點不確定”。
接著,陳偉星繼續在朋友圈回擊和爆料,雙方在微博上的往來暫歇時,6月28日,陳偉星在烏鎮發布打車鏈,李笑來彼時尚未辭去合伙人職務的雄岸基金則針鋒相對地宣布投資車享鏈。
7月4日,李笑來錄音爆出,陳偉星稱李笑來“自證騙子本質”。李笑來則反手扔出騙銀行、假合同、桃色事件、惡意蹭流量、收買媒體等重磅予以反擊。7月12日,陳偉星錄音完整版現身,推翻李笑來的爆料。
雙方的罵戰,引來行業內站隊:硬幣資本聯合創始人老貓、暾瀾投資董事長姚勇杰、ONO創始人徐可站李笑來;原本與參與硬幣資本的易理華、樓霽月則站到了陳偉星一邊。
五年的時間里,與區塊鏈有關的這個封閉而獨立的圈子里形成了千絲萬縷的利益瓜葛,李笑來儼然已經成為“幣圈”的代言人之一。而陳偉星是借著區塊鏈的熱潮新入場的攪局者,這個野蠻生長的圈子里尋求增長的機會,將不斷挑戰傳統資本和圈內大佬作為自己近身的階梯,在利益裹挾之下,嘗試撕開固有的圈子和層級。
成王敗寇,一場被眾人圍觀的罵戰中,誰倒下了,誰背后的項目也會連帶受到波及。“幣圈”的利益糾葛犬牙交錯,站臺的背后是名與利的交易,名愈盛,利愈厚。項目成,則名利雙收;項目敗,則劃清界限,及時止損。這樣穩賺不賠的買賣,自然樂此不疲。
在今年5月21日接受央視采訪時,李笑來表示“99.99%的情況下我是被站臺的”。此言一出,激起不斷的懷疑聲音,行業內流傳開這樣的總結。

事實上,除開EOS,李笑來也與此前號稱云幣網國際版的BigONE撇清了關系,在其微博和公眾號上可見的為Press.One、CANDY等項目。

在去年9月4日央行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之后,李笑來依然在微博轉發自己接受關于Press.One項目的采訪,目前該項目仍在BigONE上交易。

(Press.One走勢 數據來源:Coinmarketcap)
據其公眾號設立的欄目介紹,CANDY“是不同的項目方將各自的糖果鎖定到同一地址,并聯合發行的一種空投代幣,總量一萬億個。”
而陳偉星近期一直為自己的打車鏈奔走,聲稱打車鏈是一個能真正落地的、改變生產關系的區塊鏈技術應用。鏈塔《“打車鏈”VV Share白皮書評估報告》中稱陳偉星的打車鏈項目違背經濟學原理,可行性不明確。對此,陳偉星稱鏈塔是騙子公司,且鏈塔對項目的評級是收費評級。烏鎮發布白皮書之后,陳偉星在行業媒體中就“打車鏈”與進行了“三天三夜”的討論,希望辨明自己的項目。
當面臨來自來自圈外的壓力時,新老“網紅”們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也許會結成暫時的聯盟。但是這樣的關系顯然是脆弱的,在利益糾紛面前顯得不堪一擊。新興資本日益不甘忍受“攪局者”的標簽,無論是在互聯網的圈子,還是區塊鏈,流量為王,只有獲得更多的流量,項目才有發展壯大的機會,然而李笑來等人依然牢牢把持著“幣圈”的話語權,上位之路,難上加難。陳偉星選擇了向李笑來直接開炮,借道義的制高點強行上位。
不幸的是,陳偉星或許只想破開李笑來的霸主地位,卻也摘掉了“幣圈”臉上的遮羞布。知名投資人鄭剛指責陳偉星:“到時候把行業搞沒了,自己也進去了,有必要么?現在在座的哪一個能清清白白明明顯顯絕對遵守國家法律?”若真如李笑來錄音中所描述的那樣,建立在謊言和黑幕之上的區塊鏈繁榮將難以持久,共同的利益或許會讓這場糾紛草草收場,但是讓“幣圈”回歸理性和法制之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