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靚穎在給《天書世界》代言時,曾經有一句非常洗腦的廣告詞:你的時間非常值錢。
而在現實世界中,不僅是你的時間非常值錢,你的數據更值錢。但是一直以來,我們身邊產生的各類數據要么被大規模浪費,沒能產生實際的價值,要么被中心化的互聯網巨頭所利用為其謀利,無法享受數據帶來收益。
當時間的指針來到區塊鏈時代,這一切似乎有了變化。最近,深姐就發現一個由中國人自己打造的高速公鏈DBX 想要打破舊格局,創立一個區塊鏈時代的數據資產新世界。
深鏈評測原創
?
?
1.中國人自己的公鏈,創新的DDPOS共識機制,節點選舉更公平合理,賄賂選舉更難,主節點當選時時在變,更難攻擊。
2.大數據領域市場空間廣闊,而且存在諸多市場痛點,可改造性強。
3.項目創始人具有較深的技術積累,并得到了眾多投資界、媒體界大佬的支持,投資機構較多,有充足的資本供養。
4.項目真實落地,已經有產品雛形。
1.技術借鑒吸收了比特股的石墨烯技術, 但就EOS的情況來看,存在一定的技術難度,可以持續關注DBX測試網絡的進展。
2. 數據本身具有敏感性,很容易涉及到公民隱私,需要謹防敏感數據被不法分子利用。
DBX是一條基礎公鏈,目標是打造區塊鏈世界全新的數據基礎設施,創立一個區塊鏈時代的數據資產新世界,在充分保障安全隱私的前提下,讓普通人也能享受到數據變現帶來的價值,
在DBXChain上,參與者們可以發起數據競賽,數據擁有者通過參與競賽獲得獎勵;數據需求者可以精準搜索所需數據,并按照字段來精準付費、獲得數據。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的數據,2017年全球大數據市場規模高達570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全球大數據規模將達到大約760億美元,整體復合年增長率為10%以上。
總體來說,公鏈的天花板很高,而且大數據領域市場空間廣闊,延伸更廣,未來還可以與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相結合,想象空間十分大,但是公民數據通常都比較敏感,很容易踩紅線,一定要有相應的風控措施才行。
DBXChain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解決目前大數據行業內存在的一些問題。
1.數據資源被浪費。對于一方可能幾乎沒有價值的數據,對另一方來說可能價值連城,特別是在金融以及商業貿易等領域。
2.數據無法得到有效使用。在一些領域,可能數據量很豐富,但是數據信息冗雜,難以做到實際應用。
3.傳統數據的交換大多是“一錘子買賣”,數據被中間交換方積累沉淀,數據提供者的利益不能被有效的保護。
在數據被中心化機構所把持的當下,利用區塊鏈賦予個體數據價值,十分有必要。
作為一條公鏈,技術開發永遠是整個項目的核心與難點。
DBXChain的目標是提供高頻的數據交易,同時支持開發者開發各種數據應用,這就需要在技術上擁有超高的TPS作為支撐。
在白皮書中,DBX詳細闡述了其主要技術方法:
一、基于優秀的開源Graphene技術,能支持100,000 TPS的交易吞吐能力。
Graphene,也就是石墨烯技術,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就是EOS采用的那個石墨烯技術,由比特股團隊開發,最大特點是轉賬速度快、吞吐量高。
二、在共識機制上,DBXChain采用改良創新的DDPoS(基于數據的股份授權證明機制)來實現交易記賬,它綜合多個指標,反映了投票背后節點對整個網絡產生的時間加權貢獻,主要解決單純DPoS機制產生的賄選、刷票等行為,實現效率與公平的平衡。
三、引入分片(Sharding)技術引入,給區塊鏈擴容。?
?
從技術層面看,DBX更多是借鑒了比特股的一些技術手段及理念,同時也有自己的技術創新。
理論上,石墨烯技術以及分片技術都能極大的提升吞吐量,實現擴容,但是在具體實踐中,EOS都未能達到其理想的效果,所以后續還需要持續驗證技術的穩定性,期待測試網絡早日上線。
DBXChain網絡發行通證(Token)DBX,總量為100億枚。
作為DBXChain網絡中用于數據交易的計價單位和結算單位,DBX主要用于對記賬進行獎勵,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上傳數據獲得DBX。
根據白皮書提供的信息,100億枚Token分配方案如下:
?
?
其中,項目方如果全部解鎖,需要27個月,一定程度限制了其流動性,避免了項目方拋盤,造成幣價大跌。
而投資人手中的籌碼最快7個月解鎖完畢,在后期可能存在一定的變現壓力;用戶激勵和生態建設都是主網上線后的10年內逐步釋放完畢,總體上有利于穩定市場上的流動性。
?
DBXChain項目推進計劃共分為五個階段,規劃較為詳細。
查看其開源代碼庫:
https://github.com/dbxone/dbxchain
其中的核心模板,代碼提交次數499次,熱度一般,由于機制設計的問題,其中也有些代碼直接采用BitShares Core,總體可靠性較高。
?
?
在2018年Q3階段,主要是上線官方APP“數據游戲”,目前已經完成。
?
?
數據游戲APP,最大的特點在于支持數據競賽,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生活中的各類數據,比如支付數據、旅行數據,上傳即可獲得DBX獎勵。但是這些繁瑣零散的數據如何轉化為真正的價值,還有待觀察。
核心團隊:
?
?顧問團隊:
?
?顧問團隊的一部分
總體上看,DBX的團隊有濃濃的學院風和極客風,項目核心成員大多來自于國內外名牌大學,都有一定的技術以及市場經驗積累。
創始人文木源是典型的“天才極客”,16歲得過DISCUZ插件大賽二等獎,PHPwind插件大賽第三名,高二時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一路中考保送、高考保送人大,最終走上碼農的不歸路。
DBX的顧問團隊可以說是深姐所見項目中最龐大的,其中包括三類人:一是薛蠻子、李建武、何瓊這樣的投資屆大佬,二是有潘海祥這樣的區塊鏈媒體創始人,三是井通科技CEO武源文這樣的企業家,具有深厚的技術資源。
能夠讓行業內眾多領域的大佬集體站臺,無外乎兩點,一是看好創始人及其團隊,二是看好項目本身。
項目團隊稱得上靠譜,顧問團隊十分強大。
但是,一個槽點在于,為什么人名全寫拼音或者用英文代替,如果說是為了規避風險,但這純粹是掩耳盜鈴。
?
伴隨著諸多行業大佬為其站臺,DBX也得到了眾多投資機構的認可與支持,無論是蠻子基金還是鏈上資本、九州資本等,在行業內都有不錯的影響力。
但是深姐最看重的還是其得到了井通科技的投資,井通科技不僅有錢,更重要的是在底層區塊鏈技術上有較深的技術積累。
漫漫熊市,何時是頭?
市場大環境不好,所以這時候甄別項目更需要擦亮眼睛,將目光放長遠,關注一下有發展潛力的項目。
DBX目前現在熱度尚可,有初步的應用可以讓大家參與“數據挖礦”,但是難點還是在于普通人手中的數據量太少了,很難形成規模效應,如果可以找到大的數據入口,挖掘企業級應用,說不定可以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