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2489
    • 0
    • 分享到

    投資區塊鏈熊市生存指南

    2018-7-11 18:15

    來源: BMANLEE

    這個周末,我在42章經的活動上演講我對于“區塊鏈熊市生存指南”的看法。

     

    在熊市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策略?下一次牛市又會是什么時候?這篇文章里面,我把演講的內容提煉出來。

     

    但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首先我們需要了解周期。

     


    一、周期

     


    艾略特研究歷史上很多項目的走勢,總結了一個模型,叫艾略特波浪理論。


    他認為一個項目的走勢從開始到頂峰,都會分為上升5浪:上升—回撤—上升—回撤—上升,也就是在一個事物從萌芽到頂峰會分為三次上升。

     

    為什么會分成這三次上升?艾略特認為,事物的興起都會經過三個過程:

    ①被低估;

    ②價值發現;

    ③泡沫

     

    比如說我們熟悉的計算機領域:

     


    計算機誕生在1969年,并且在幾年內迅速普及。

     

    然而就像最早的比特幣等新興事物,當時的科技行業都在對電腦持強烈懷疑。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的創始人Ken Olsen1977年說過:沒有人會想在他們的家中放一臺電腦。

     

    但是在那一年,電腦市場就推出了Apple IICommodore PETTandy TRS-80等新型的個人電腦,后來都證明非常受歡迎。

     

    1982年,個人電腦被時代雜志評為“Man of the year”,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非人類”的年度人物。

     


    一時間,數十上百家公司投入到了電腦硬件開發和設計的浪潮。

     

    科技股暴漲,IBM和惠普等公司的股票在80年代初迅速翻倍。

     

    這就是計算機的第一波浪潮——硬件浪潮,當時計算機技術處于被低估階段。

     

    然而,在這波浪潮以后,投資者和分析師開始認為個人電腦的技術趨勢已經到頂了,甚至很多媒體把電腦評為“昂貴的玩具”。

     

    科技股股價1983年到1986橫盤長達數年之久,一直沒有上漲。

     

    但是一件事情讓大家都很意外,微軟于19863月上市。突然之間,市場意識到技術有一個全新的突破:軟件。

     

     

    微軟的股價暴漲,在頭十二個月翻了一番,并在四年內增長了10倍。一時間大量的科技公司重金投入開發計算機軟件。

     

    這就是計算機的第二波浪潮——軟件浪潮。讓計算機這項技術進一步進入大眾視野。是價值發現階段。

     

    但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計算機科技的熱潮再次失去動力。投資者和分析師認為,電腦軟件趨勢完全是泡沫,科技行業的增長空間已經不大。

     

    市場再度陷入冷寂,計算機科技股股價再次下跌遭到重創。

     

    再之后,就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個叫做互聯網的事物橫空出世。

     

    后面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1997年到2000年之間誕生了898家互聯網上市公司。

     

     

    投資的熱潮仍然繼續,周期一次又一次地重演...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電子商務,O2O等等等等。


    這就是計算機的第三波浪潮——互聯網浪潮。這是進入泡沫階段。

     

    一直以來,投資者都會在一段時間內認為技術已經再無可增長......又在一個浪潮到來以后過高預估這個浪潮的價值。

     

    就像80年代早期,媒體認為計算機只是玩具...... 


    就像1990年,很多人都對微軟股票看空,當時股價已經比IPO價格上漲了10倍,媒體評價:微軟已經增長的空間。但是后面十年,微軟的股價又再增長了10倍。到今天它已經增長了100倍。

     

    人們喜歡在短期高估一項技術的價值,長期卻低估一項技術的價值。

     

    就像現在的區塊鏈一樣。



     

    二、區塊鏈的浪潮

     


    丘吉爾說:History does not repeat itself, but it rhymes.

     


    和計算機的三波浪潮一樣,我認為區塊鏈的發展,也會經歷艾略特所說的三個上升的浪潮:①被低估;②價值發現;③泡沫

     


    比特幣誕生以后,經歷了一波數字貨幣的浪潮,誕生了像LitecoinRipple這樣的數字貨幣,并且隨著2013年塞浦路斯國家危機,幣價暴漲,到達頂峰。

     

    隨后2014的門頭溝事件,導致價格崩盤,國家出臺政策,大量投資者割肉出局。媒體開始唱衰,宣告比特幣死亡。就像我在之前文章說過,比特幣被宣告死亡至少129次。

     

    比特幣沉寂了幾年,又在2016年卷土重來,這一次的驅動力是以Ethereum為代表的第二代區塊鏈技術的誕生。智能合約讓每個人都可以發token,并在上面開發應用。瞬間涌現大量的區塊鏈項目,幣價也在推波助瀾之下到達頂峰。

     

    直到20181月份以來的熊市出現,媒體又宣告“比特幣泡沫破裂”。

     

    歷史一直在押韻。

     

    人們依然在短期高估這項技術的價值,在長期低估這項技術的價值。


    很多人認為泡沫已經破滅,但我認為真正的泡沫還沒有到來。

     

    作為一個全球性的技術和創業浪潮,像ARVRAI在全球都已經過億用戶,但是區塊鏈全球的用戶只有不到三千萬,尚未進入主流,從一個人全球性的狂熱來看,現在的用戶數遠稱不上泡沫。

     

    另外在周期上看,這一波浪潮也只是在“價值發現”的階段,大量的early adopter發現了區塊鏈的價值,并且投身創業,early majority還沒有進來

     

    真正推向區塊鏈進入泡沫的,一定是進入全球億萬級別的用戶,這其中的推動力,要么是全球性的合規政策落地,要么是全球性的大規模應用普及。

     

    屆時,這樣的一波泡沫將比這一波大的多,也會把比特幣的價格推升到更高的水平。

     


     

    三、下一波浪潮

     

    那么下一個浪潮在哪里?


    為什么區塊鏈在2013年,2017年分別出現兩次大的浪潮。除了有技術的原因,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比特幣的減半周期。

     

     

    就像我之前在清華的一次演講說的:

     


    2012年和2016年的比特幣減半,推動了比特幣的價格暴漲,引發了第二年的上升的行情。因為比特幣的需求彈性較小,在供給減半的情況下,價格必然上升。

     

    而下一次減半周期在2020年。勢必會引發下一輪暴漲。

     


     

    四、穿越牛熊



    那么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應該如何在這個熊市里生存呢?

     

    首先,我們可以了解一個公式:投資收益公式。

     

    投資收益 = Alpha +Beta

     

    Beta是市場的整體表現,Alpha是超過市場部分的表現。

     

    比如說小明參加考試,班上平均分是70分,這是Beta;小明考了90分,多出的20分是Alpha

     

    在過去,很多朋友跟我說,當年曾經有很多暴富的機會擺在他們面前。

     

    比如說

    “當年開房地產公司,現在就沒萬科什么事了。”;

    “當年創業就好了,現在已經融資上市了”;

    “當年搞比特大陸就好了,現在就是礦圈霸主了”

     

    但實際上,很多人看到的只是Alpha,但沒有看到Beta


    其實你不需要開房地產公司,只需要10年前在北京買一堆房就可以了;

    你不需要創業融資上市,只需要投身互聯網行業買騰訊的股票;

    不需要搞比特大陸,只需要11年在比特幣還是幾美金的時候瘋狂買入。

    這樣你就能跑贏絕大部分人。

     

    這就是Beta的力量。

     

    很多時候你努力的去追求一個Alpha,還不如好好選擇一個Beta

     

    而在科技行業,目前除了AI、大數據這些性感的賽道,新零售、O2O、共享經濟等近幾年熱吹的風口都已經涼了。

     

    而區塊鏈是這個時代最大的Beta之一。


     

    熊市最好的策略,就是選擇,并且堅持好這個Beta

     

    因為最好的投資機會,往往是誕生在熊市的周期里面。

     

    就像在2017年幾個最牛逼的項目,都是誕生在2014-2015的熊市期間,譬如EthereumStellerZcashNeo等。

     

    熊市會把大量不靠譜的項目清洗出去,留下真正想創造價值的項目,恰恰是投資和創業最好的時機。

     

    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我們熟悉的互聯網……

     

    1997年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誕生了898個上市公司,這些誕生在泡沫的公司有86%在2010年之前都滅亡了。

     

    然而從泡沫中留下來并成功穿越牛熊的幸存者,像Amazon和Netflix,都成長為一方行業的霸主,市值分別增長了1000倍及225倍。

     


    這種規律在區塊鏈重演。

    2013年6月排名TOP20的數字貨幣,只剩兩個還留在2017年6月的TOP20行列,也就是Bitcoin和Litecoin,絕大部分都已經歸零。


    但是幸存下來的BitcoinLitecoin,都成為了這個周期的王者,分別成長了近40倍。

     

    所以你會發現,區塊鏈和互聯網的投資邏輯實際是一致的——都是穿越牛熊,成為浪潮中的幸存者。


    五、結語:熊市生存指南



    • 熊市最好的策略,就是選擇并堅持好的賽道(Beta)。作為熊市的親歷者,看過人割肉離場,也看過人離場之后又歸來,最收益最好的的永遠是找到好的Beta并且一直堅持的。


    • 在如今牛逼的項目都是曾經穿越過牛熊的項目,比如說Bitcoin、Ethereum、火幣、比特大陸等等……熊市是一個項目的試金石,也是找到下一個周期偉大項目的好機會。


    • 區塊鏈的周期與比特幣的減半周期相關,下一個牛市的周期大概率在2020年。在18-19年買比特幣、投資穿越牛熊的項目,可以靜靜等待下一個周期時間的回報。


    • 在18-19年的熊市里面,可以選擇每個月定投一個比特幣。首先,相對于這個周期的高點,市場已經跌了70%,過去的熊市一般會跌去80%-90%,市場已經到了低位。其次按月定投可以分散風險,這是用錢投資的好方法。


    • 大部分在牛市爆發的項目,都是在上一個熊市誕生的。如果你在看區塊鏈領域的機會,可以投身一個優秀的團隊,比如說加入大都會資本,一起打造穿越牛熊的項目。這是“用腳投資”的好方法。

    • 大都會資本歡迎各路優秀的人才加入,無論是技術、產品、市場還是量化交易員,歡迎在本文留言以及留下聯系方式。希望到了下一個周期的時候,你還在這個市場上,并且和我們一起,穿越牛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