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銀行管理局(EBA)發布了一份報告,分析了
金融機構在使用分布式分類賬本技術(DLT)時所面臨的機遇和風險。
在7月3日發布的報告中,該銀行業監管機構分析了金融科技公司和DLT對金融機構的影響,研究了國際貿易中的兩個DLT用例,即所謂的“數字身份”。歐洲銀行管理局將“數字身份”定義為“用來表示信息系統中的一個實體的信息”。
EBA首先對DLT在國際貿易交易領域的應用方式進行了廣泛的解釋,并特別簡化了其結算流程。報告說,DLT和智能合約提供了一系列的機會,其中最有希望的是潛在的效率收益、保守的成本管理以及更低的重復融資和文件操縱風險。
它如此解釋:
DLT為所有參與者提供了一個通用的、存儲在共享分類賬中幾乎實時的交易視圖,為所有參與者創造了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消除了他們對交換的紙質交易工具的依賴。一個共同的視點可以使手工努力和達成共識的進程合理化,從而節省時間、金錢和資源。”
監管機構還提到,由于“這些技術不成熟”和“法律和監管的不確定性”,目前DLT和智能合約的使用帶來了許多風險。“報告指出,如果DLT節點位于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可能會發生法律沖突:
例如,數字簽署的合同可能無法在所有司法管轄區執行。必須在發生沖突時確定適用的管轄權,并在發生爭端時確定爭端機制。”
當涉及到“數字身份”和客戶盡職調查(CDD)時,EBA表示,DLT可以在同一個空間促進企業客戶數據的存儲和持續更新:
“這意味著機構為滿足被視為高風險客戶的增強盡職調查要求而需要的額外信息,可能已經被其他參與機構保存在平臺上。”
EBA規定,盡管分布式賬本通常被認為比傳統系統更具彈性,但它仍可能造成“節點或整個網絡惡意崩潰所導致的信息和通信技術可用性和連續性風險,從而可能妨礙交易的驗證和共享”。
上個月,西班牙銀行BBVA的首席執行官卡洛斯?托雷斯(Carlos Torres)表示,
區塊鏈技術“還不成熟”,并面臨重大挑戰。與EBA的報告類似,他對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稅務當局和金融監管機構可能存在的兼容性問題表示擔憂。他說,盡管有各種挑戰,但這項技術值得深入研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