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技術上的進步可能是革命性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忘記,它們會產生副作用。
社交媒體上癮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互聯網催生了人們的需求能夠隨時被滿足,拉高了心理預期,人工智能的發展讓很多人擔心某些崗位會最終消失,失業人口居高不下……
區塊鏈也不例外。
本文作者 Alice Ko 是加拿大會計師和著名營銷公司的創始人,同時,她也是加密貨幣領域的投資人。她針對區塊鏈技術發展與職業生涯的關系發表了系列看法。
生產力悖論
世界各地的加密貨幣支持者都在宣揚,區塊鏈可以提高全球的生產力發展水平。 許多人認為「區塊鏈將迫使審計師和會計師離開光鮮的工作崗位,去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從表面上看,無論是在銀行業、物流業還是廣告業,任何技術變革都會使「生產力提高」,這似乎是合乎邏輯的。 但在我們說服自己區塊鏈能為我們節省時間之前,讓我們先思考下“索洛悖論”。
“索洛悖論”也被稱為生產力悖論,它的大概邏輯框架是「科技投資越多,員工的生產力就可能下降,而不是上升」。
我在與C-Suite公司的高管和其他顧問一起在辦公室工作時,見證了索洛悖論。 我看到,專業人員幾乎不會使用Excel電子表格的函數功能,盡管這些公式能使他們的工作效率更高。
有些人會說,這種現象之所以產生,是因為公司培訓不足,或者沒有招聘到合適的人才。
但如果這是普遍現象呢?
區塊鏈作為新技術革命的引擎和觸媒,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注定要和大多數行業發生聯系,那么,我們是否應該認真的思考一下索洛悖論?
技術上的誤解很可能會徒然增加毫無必要的工作時間,而不是提高效率。
在我們對所謂的生產力提升感到興奮和自信之前,要謹慎地規劃戰略,以確保員工和企業能在下一次技術革命到來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如果員工對新技術沒有足夠的理解,沒有實際操練過,這可能會導致工作壓力增大,進而導致出現健康問題,生產力提高也就無從談起,最終可能還會出現更多問題。
保持謹慎
區塊鏈通過其防篡改系統來自動驗證交易。記錄在區塊鏈中的所有數據都是真實可信的,因為歷史記錄不可篡改。這使得許多人認為,中間商及其手續費會逐漸消失,核查、審計之類的職位將被淘汰。
然而,過于依賴科技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谷歌效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所有的知識都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找到,所以,傳統的知識學習模式已經悄然改變。學生和研究者很難建構系統化的知識體系。
研究表明,很多人患有「數字健忘癥」,過于依賴外部軟件。
當我們開始信任區塊鏈所記錄的一切之前,先思考一下,我們是否應該保持適度的懷疑?以及,在沒有技術的外部力量介入之前,能否自發的進行批判性思考。
我認識的很多金融專業人士,他們在需要計算時,會迅速打開計算器,而不是自己先進行推演。真的是因為計算器更方便嗎,還是說,他們已經失去了計算能力?
研究表明,隨著人們越來越依賴科技,社會有可能變得越來越不「智慧」了,這是一個危險信號。
強大的腦力是人類解決自我問題和物質問題的的必要前提。
當然,也有別的論調。比如《科學美國人》就說,“當我們的大腦擺脫了記憶事物的必要性時,我們或許就能將空余出來的時間和精力專注于其他更偉大的事業 。”
如何正確地使用區塊鏈呢?我們可以將區塊鏈視為一種備用的驗證工具,以幫助我們判斷決策,但不能完全依賴區塊鏈技術。
為確保我們的批判性思維能一直保持進化,我們要鍛煉自己驗證交易的能力、判斷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維的能力、總結概括的能力,盡管,我們的確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自動完成這些任務。
科技是幫助我們的,而不是來「取代」我們的。
在能力上作出改變
我從事審計工作,所以,我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持懷疑態度。每當我看到一個統計數據時,我都會迅速地去驗證數據來源是否可信,推導過程是否有誤。區塊鏈為點對點交易建立了信任機制,但我認為,這樣的連接模式可能會對人類的社交行為和技能訓練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對發展中的事物持懷疑態度。還有,隨時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心智變化。隨著成長,你開始接受社會規則,開始信任某些特定的組織機構,比如,銀行和政府。作為成年人,我們很自然的相信,科技是值得依賴,非常可靠的。
如果我們最終依靠區塊鏈來完成所有的數據驗證、任務管理和交易行為,那么:
人們還會信任區塊鏈網絡之外的交易嗎?
區塊鏈會成為所有數據的主要驗證方法嗎?
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會變得如何?
在區塊鏈之外定下的交易或協議是否合法?
我預感到,到那時,人類的社交技能可能會被弱化。
隨著經紀人、中介、審計師等中間人角色逐步消失,中介談判和項目管理技能也可能會開始弱化。
我們由歷史經驗可以知道,新技術可以解決現有的問題,但也會隨之產生另外的問題。
現在是時候為此制定計劃,找出緩解措施了。這并非杞人憂天。
// 作者:Alice Ko 編輯:Sonny Sun 排版: Cl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