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幣作為連接項目方和投資者的交易所,處于
幣圈核心地位,如果只以賺錢為目的,缺乏監管,上下通吃,這樣的交易所雖然一時風光,但是這風光能持續多久呢?畢竟,韭菜們急眼了,也不是好惹的啊。
項目方炮轟火幣操縱幣價
6月9日某
區塊鏈自媒體發布了一篇《幣圈大地震!5大項目方炮轟火幣砸盤黑幕,0成本操縱幣價!》的文章,直指包括INC在內的五大項目方齊轟火幣交易網。INC項目方的負責人質疑火幣在平臺內設置多余的數據賬戶,然后修改幣種的交易數據進行拋售,把幣種的價格砸到白菜價后再出錢回收,最后實現零成本割肉。
可能很多人不是很明白這段話的意思,我給大家解釋一下!比如交易所想要砸INC這個幣,它可以自己生成100個賬戶,每個賬戶有一萬枚INC,這樣交易所就擁有了100萬枚INC。這些幣并不是真實的,而是交易所憑空生成的,畢竟大家交易的都是數字,生成這些幣非常簡單,只不過后臺改改數字的問題,分分秒秒就可以搞定。(反正沒有任何部門監管!)
有了幣之后,交易所可以不計成本的砸盤,反正是零成本嘛!項目方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幣價大跌,極有可能出手護盤,同時也會有看好這個項目的散戶逢低買入。
交易所這時候在低價買入,當初拋盤賣出100萬枚INC,現在就買回來100萬枚INC。然后把擁有這些INC的賬戶全部銷毀,市場里的INC又回到了真實的數量。
交易所高價拋售,低價買回,掙到了中間的差價。INC的幣價被砸,項目方和散戶都成了交易所的接盤俠,同時被割!
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雖然后來INC的項目發出了道歉聲明,但是已經于事無補。火幣停止了INC的交易,得罪了交易所不會有好果子吃。
火幣也在6月10日晚發布了調查聲明,稱項目方把幣價下跌的罪過歸咎于交易所,是項目方自己策劃的一場事件。火幣也公布了前20個交易賬戶的地址,以此說明是用戶正常交易行為。
不過火幣沒有解釋清楚的是,是否存在交易量異常行為,以及因何出現交易量異常。
而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也是INC的項目方“小宇宙”爆發的根本原因。
在暫停INC交易的同時,火幣也暫停
hadax投票上幣機制。火幣網創始人
李林表示要對目前HADAX的上幣流程就行反思。不過從火幣清理超級節點的動作看,倒不是反思投票上幣流程,而是遷怒超級節點是怎么把這種“造反”的項目通過的。
投票上幣的“優選項目” 散戶3個月“虧損”28億
李林說了,最好的公關就是還原真相,那么火幣投票上幣以來的項目,“真相”究竟如何呢?
火幣網在今年2月推出投票上幣活動,一票一個HT,項目好壞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錢”。
第一批投票上幣的項目因為項目方花費巨資一度引起軒然大波。當時第一名的EGCC貢獻了31951548,也就是花費了將近4633萬人民幣;第二名的SHE貢獻了29592480,花費將近4291萬人民幣;第三名的GSC貢獻了29101634,花費將近4220萬元;就連第十名的UUU,也貢獻了23371685票,花費將近3389萬元。
比特大師統計顯示,到5月底,在火幣HADAX上一共有26個項目上線,包括上面“造反”的INC項目。
那么這些項目上市之后表現如何呢?
我們通過以下幾個維度來計算一下“散戶”持有的這些幣市值的變化。
1、散戶持有量
首先,我們分別將這26個項目的前十大持幣地址剔除后,依此作為“散戶”基準,計算散戶持有幣的數量。
以第一個投票上市的項目SHE為例,SHE總共發行
token50億,前十大地址持有72.95%,“散戶”持有數量為27.05%,也就是13.525億個。
雖然這個比例會隨著時間有所變化調整,不過在短時期內變化不大,所以我們假設此數據在統計期間恒定不變。
2、上市當天散戶持幣的市值
我們以項目上市當天的開盤價為基準價,并按照當天ETH價格和“散戶”的持幣數量,計算出當天“散戶”持有的市值。
仍然以SHE為例,上市日期為3月2日,當天開盤價為0.0000314 ETH,當天ETH價格為5569.9708人民幣,如上所知,“散戶”持有SHE為13.525億個。
則當天散戶持幣的市值:
0.0000314 * 5569.9708 * 13.525億=236548305元
3、截止6月11日收盤市值
我們以6月11日收盤價,以及6月11日ETH價格計算當前市值。
仍然以SHE為例,6月11日收盤價為0.00001021 ETH,當天ETH價格為3347.1072人民幣,則截止6月11日“散戶”持有市值為:
0.00001021 * 3347.1072 * 13.525億=46220287元
4、散戶持有市值增減變化
用6月11日當天市值減去上市當天市值,計算“散戶”持有市值變化。
以SHE為例,其市值變化為:
46220287-236548305= -190328018元。
依次類推,我們計算出其余25個項目的市值變化
統計數據顯示,26個項目中,散戶持有的幣種市值合計縮水超過28億。
即使假定ETH價格沒有變化,以每個項目上市當天ETH價格計算,26個項目,散戶持有的市值縮水也接近10億人民幣:
火幣在其對外宣傳中稱,“HADAX是火幣集團重磅打造的比擬納斯達克的交易所”。不要忘了,納斯達克不僅有嚴苛的審核,還有更嚴格的監管。
5月24日,在火幣上線的EduCoin教育幣被爆出現重大漏洞,可轉走任意賬戶的 EDU Token。用戶發現有大量洗劫行為,攻擊者不需要私鑰即可轉走賬戶里所有的 EDU。導致EDU價格瞬間幾乎歸零。
就在前兩天,“區塊鏈傳銷教父”玉紅孵化出來的XMX項目在火幣HADAX上市,一天時間內,從三十塊到兩分,被戲稱“跌了1500倍”。已經要引發韭菜們“暴動”了,要找玉紅和火幣算賬。現在項目方也要“造反”,難道真的是行情不好,連項目方也一起收割了嗎?
火幣作為連接項目方和投資者的交易所,處于幣圈核心地位,如果只以賺錢為目的,缺乏監管,上下通吃,這樣的交易所雖然一時風光,但是這風光能持續多久呢?
畢竟,韭菜們急眼了,也不是好惹的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