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國際關系研究院歐盟及國際事務中心資深研究員吉利亞·克萊蒂(Giulia Cretti)指出,歐盟與中國可以從建立多元碳定價體系的合作入手,同步推進中國
碳排放交易系統能力的發展及政策制定,幫助對接雙方碳關稅標準,進一步鞏固雙方國際貿易伙伴關系。世界銀行2022年的分析報告顯示,全球現行68個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燃油稅等直接或間接的碳定價措施。其種類豐富多樣,對建立多元碳定價體系提出更高要求。首先,應當制定兼具透明度、問責制、差異化的政策體系,以及涵蓋碳排放測量、報告及核查國際標準,明確碳泄漏鑒定依據,通過公示碳排放及相關經濟數據,提高碳定價體系的公信力;第二,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標準,具備較好兼容性的碳定價體系將鼓勵更多國家接受并采取碳定價措施,消除碳關稅對國際貿易造成的負面影響;第三,歐盟碳關稅的收益應當轉換為綠色
金融工具,為弱勢國家、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及能力建設支持,幫助他們建立或完善自身的碳定價措施、實現脫碳目標,從而能在歐盟碳關稅中申請減免,減輕其國際貿易合規負擔。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