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幣圈網紅之稱的陳偉星和有中國比特幣首富之稱的李笑來通過社交媒體互懟起來,吸引了眾多眼球。

陳偉星說:
“通常情況下投資者對于投資對象的財務情況和開發運營情況都是要求透明開放與負責任的。為啥我希望和大家一起搞清楚大家的投資對象的問題:不透明、不負責、過度圈錢、設計扭曲,你們卻反而攻擊我?用偽區塊鏈概念“操作系統”、“鏈的爸爸”、可操控的Dpos中心化問題、脆弱安全性、各種自媒體喊單操控市場為啥不能質疑?Block.one募集了中國人幾十億美元卻徹底撇清責任的“協議聲明”,為啥不能質疑?第一個為EOS喊單的“比特幣首富”還欠著別人3萬個比特幣你們知道嗎?“偽首富”發十幾個項目,募集EOS放進自己的口袋,喊單起來再套現給自己,你們管過嗎?“偽首富”把募集的比特幣打進了Just-dice賭場洗錢或者輸掉,你們管過嗎?在各種社交平臺喊概念銷售代幣的某貓明知BM的貪婪又神叨叨的喊單你們知道嗎?所有的公共財富都應該被監督和合理使用,這難道不應該是大家的共識!???”

這并不是陳偉星第一次矛頭指向李笑來。在4月份的時候,陳偉星就指暗指李笑來在ICO發幣過程中,大收“站臺費”、募資“分成費”,上幣“服務費”等。 不過那個時候,陳偉星還是克制和留有余地的,他當時在一個群里說,“再聲明下,我覺得笑來老師賺錢,哪怕賺了一些不合適的錢,畢竟都是在幣圈發展過程中,沒啥大不了的,功遠大于過。”
如今陳偉星火力加碼,明確指責李笑來是偽首富,欠3萬個比特幣,并參加賭場洗錢,指控升級是因為積怨發酵,還是獲悉對手更多實錘,外界不得而知。
李笑來認為陳偉星在挑事,他在社交媒體回應:“奉勸陳偉星做好自己的打車鏈罷。并宣稱:全篇虛假信息,無憑無據,信口雌黃,誹謗。已移交律師處理。

陳偉星在社交媒體回應稱“外人不知道,一個好好的區塊鏈技術與行業,被搞得烏煙瘴氣的到處是屎,劣幣驅除良幣,想理想主義點,想搞個自律透明計劃卻被當傻逼。那就邊打邊來,很多年沒搞事了,從來沒怕過。
一個說要訴諸法律,一個說準備邊打邊來,這出互懟大戲后續如何發展,尚不得而知。
在區塊鏈領域亂象紛呈之際,讓我們謹記一句政治諺語,兩個相互競爭的魔鬼好過一個天使。 大佬們的互撕而不是大佬們抱團站臺,才是行業的福音。
區塊鏈是一個新生行業,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和財富,也有很高的認知門檻 ,而行業大佬們利用先發優勢和操作技巧,很容易設局做莊,收割韭菜。正如《核財經》在5月9日《幣圈百態:區塊鏈的名,莊家的局,韭菜的自嗨》文章中曾提到 ,投資需謹慎,防火防盜防“大佬”,千萬不要迷信一個名人大佬的表面光環,幣圈很多大佬通過對信息的控制,靠發幣,莊家做局等方式收割大眾財富。 而這些隱情,一般并不被外界知曉,通過大佬的互撕,可以曝光行業潛規則,增加透明度,讓投資者增加警覺,避免被輕易割韭菜。
2018年以來,主流加密貨幣價格雖然表現不佳,但整體而言,ICO依舊蓬勃發展,截至到2018年5月底,在主流交易所流通的加密數字貨幣已經達到1600多個,其中空氣幣,傳銷幣,莊家操盤的項目應該為數不少。
《核財經》先后披露過初鏈聯合莊家操盤項目和LCC等項目。 LCC是一個披著區塊鏈外衣,以影視拍攝、珠寶、非洲投資等多種概念吸引投資者,用傳銷式多層次激勵手段的典型割韭菜項目。

然而在巨額利益誘惑之下,各種圈錢套路依舊盛行。一些借助區塊鏈熱潮暴得大名的“大佬”們, 沒有耐心對區塊鏈技術進行深度學習,而是利用名人朋友圈相互站臺,組建所謂基于“人肉共識”的龐大社群,利用歌星,大媽,微商團隊造勢,來推銷其粗制濫造的項目。
正如成都幣圈老炮余半城說的,當你發現一個行業發展,不是靠專業研究, 不是靠產品服務,而靠八卦緋聞,嘩眾取寵,娛樂大眾時候,就可以判斷這個行業有問題了。
對這種偏離區塊鏈精神的趨勢,除了媒體的監督,行業評級機構的評級之外,同樣需要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大佬出來嗆聲。只不過,在一個人情社會,除非利益受損,大部分大佬寧愿選擇性的保持沉默。
以理想主義自居的陳偉星,除了懟李笑來,也對EOS進行了嚴厲批評,甚至認為EOS是區塊鏈毒瘤,是區塊鏈共識的最大破壞者。陳還是區塊鏈“透明計劃”的發起人之一,這個計劃目的是募資項目應該更透明、交易更透明、資金流向更透明。因此,陳偉星也有某種道義責任對那些基于“人肉共識”的傳銷性質明顯的項目發聲。
只有維系這種一致性,而不是選擇性的批評,才能避免所謂炒作的指控。
娛樂圈需要偶像,需要崇拜,但幣圈不是娛樂圈,幣圈其實是一個投資者圈子,大佬的光環不應遮蔽投資者理性,只有更多的大佬互撕,才能讓行業祛魅,促進生態健康發展,最終讓幣圈整體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