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倡導綠色理念,引領消費新時尚
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氣候變化,人們對消費品“碳標簽”的關注和需求正不斷增強。來自全球最早推行“碳標簽”的英國咨詢機構碳信托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歐洲10000名消費者的調研數據中,有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支持給產品打上“碳標簽”。
可以預見的是,在碳標簽普及后,會促使消費者選購
低碳、節能、環保的產品。作為一項動員全民參與低碳生活的有力舉措,碳標簽通過引導消費者選購低碳環保的產品的消費方式,推動全社會消費行為與消費結構的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2、碳有所量,助力企業綠色轉型
對于企業而言,消費者選擇對于環境更為有益的消費模式,將會倒逼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提升企業競爭力。參與碳標簽既是企業選擇可持續發展道路,追求低碳、節能和環保技術的價值創新,有助于推動企業進行綠色化改造,加快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也是承擔社會責任,獲得政府及更多消費者青睞的選擇創新,有助于企業優化產業鏈,打造綠色物流,加快健全綠色可持續的流通體系,推動低碳產業和低碳經濟的發展。
同時,碳標簽會產生行業帶動效應,作為市場內綠色量化指標提高企業、政府或其他機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的環境標準,使得有標產品比無標產品更具競爭優勢。
3、應對進出口貿易的新型壁壘的重要工具
當前,發達經濟體正在設立各種碳壁壘阻礙發展中國家的外貿和經濟發展,如歐盟推出的碳邊境調節機制等,對貿易產品的
碳排放設限等。日本于2011年4月要求農產品必須貼有碳標簽向消費者顯示該產品生產過程中碳排放量,成為第一個實施碳標簽制度的國家。一些國家也類似的碳標簽計劃,引導消費者選擇低碳農產品。
不僅如此,全球許多知名企業將“低碳”作為其
供應鏈的必需,如沃爾瑪、樂購等均已要求其供應商提供碳標簽。隨著碳標簽制度在國際范圍內的推廣實施,對于全球貿易、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也必將產生深遠影響。所以,國家越早布局碳標簽制度,企業越早控制產品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綠色貿易制約對我們的影響也會越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