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隱含碳減排是實現中國“雙碳”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公平合理的貿易
碳排放責任分擔及補償機制是緩解貿易“碳泄漏”問題及推進合作碳減排進的關鍵。本文基于最新的中國省際多區域投入產出模型,從責任與收益對等原則出發,提出貿易碳排放責任公平共擔方案,并結合不同區域的碳減排成本因素,設計中國省際貿易碳補償機制。研究發現:2017年中國省際貿易隱含碳排放占總排放量的46.6%,且碳轉移主要發生在相鄰省份之間。人口稠密及經濟體量大的省份具有較高的貿易碳排放責任,不過不同地區的碳排放責任結構有所差異。工業發達的內陸省份具有較高的生產側責任,而經濟發達的沿海省份具有較高的消費側責任。因此,碳補償方向主要表現為發達省份向欠發達省份補償,同時補償量受雙方貿易產品碳強度差異影響。由于不同地區的補償標準差異,省域間的碳補償量與碳補償額并非完全一致。最后,基于碳補償方案,本文從補償方式、運行模式及監督保障等方面建議構建中國省際貿易碳補償機制,推動區域間合作減排進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