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成本和發展都需要大量的新資源。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和數十年投資不足的需求尤其巨大。發展中國家需要在教育、
能源生產、供電、醫療、基礎設施和營養等各個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以彌補近年來遭受的損失。氣候成本需要大量額外資源,償債成本上升也需要大量額外資源。
最大的投資來源應該是本國的增長和儲蓄,但這些并不強勁。當一個國家的政策環境有利并有利于國際社會時,移民匯款和外國投資流入就會快速增加。一項主要挑戰是如何將國際社會的承諾轉化為對實際項目的資助。
在我們尋求更長期的氣候融資途徑時,必要資源流動的規模需要有一個基于以下條件的全球資產類別:1)對實際和持久性溫室氣體減排量的商定的衡量標準及核查;2)標準化,以大幅增加資源流量。這兩項是世界銀行集團可以給予幫助的關鍵工作。
有影響力的行動的第一個要素是可核查的結果,以便建立信任并使項目對捐資方和投資者具有吸引力。在早期階段,合同和承諾可能是獨特的或定制的,目的是在尋求影響力的投資者或捐資方與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項目之間建立直接聯系。隨著時間的推移,標準會應運而生,用于衡量可向投資者推銷的令人滿意的影響力,使合同成為可交易和可復制的。
一個例子是世界銀行為越南凈水器項目發行的結果型債券,該項目旨在減少使用生物質燒開水的需要。正如我最近在《巴倫周刊》上發表的關于結果型債券的專欄文章中所述,債券投資者獲得的收益與簽發的經過認證的碳信用相關聯,這些碳信用代表該項目實際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項目產生的碳信用越多,投資者的收益就越高。
為了資助可核查減排量的全球公共物品部分,世界銀行啟動了多捐助方信托基金(SCALE),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實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項目提供優惠資源。該基金旨在幫助各國建立優質項目記錄,以期通過
碳市場解鎖私人資本。多捐助方信托基金和結果型債券等基于結果的方法是公開透明的,可防范“漂綠”行為。
有影響力的行動的第二個要素是擴大參與的規模、數量和可交易性,通過大量卓有成效的項目大規模地獲得經過核查的結果。可擴展性需要加強標準化,才能實現可復制性和高效率。以越南凈水器項目為例,其目標是復制100個或1000個類似的項目。優質透明的基礎設施原則可以導致形成標準合同,有利于分散風險,創造強大的氣候基礎設施資產類別。我們的規模化太陽能和微型電網投資組合在實現效率和影響力的規模化和統一性方面大獲成功。我們與日本的優質基礎設施投資(QII)伙伴關系也幫助將優質基礎設施投資原則納入世界銀行220多億美元的投資項目之中。
世界銀行集團以緊迫感和影響力應對快速增長的氣候成本。我們2021年的《氣候變化行動計劃》將重點放在整合氣候與發展和衡量影響力的必要性上,而不僅僅只是作出資助承諾,為今天討論的基于結果的、可核查的減排奠定了重要基礎。標準和標準化的出現為創造新的資產類別提供了路徑。世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氣候融資額無出其右:在過去三個財政年度累計提供資金近900億美元。我們推出了《國別氣候與發展報告》(CCDR),為整合氣候與發展提供可靠的診斷。我們已發布了25個國家的《國別氣候與發展報告》,還有20個國家的報告即將發布。我們還要求世行項目和資金流向與《巴黎協定》保持一致,進一步將氣候因素納入世界銀行集團融資考慮范圍。
我們還有許多工作要做。要想從國際社會吸引更多優惠資源用于全球公共物品,就需要在單個國家和多國開展工作并取得可核查的結果,建立信任,促進標準化,從而產生可復制的影響力。
本文作者:戴維? 馬爾帕斯(世界銀行集團行長)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