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內人士看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需要構建制度、市場和技術相互支持的體系,要進一步在可信數據空間建設中探索數據互信流通。
目前已有不少企業正加快探索。例如,中國移動日前發布新型可信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數聯網(DSSN),基于隱私計算、
區塊鏈、低代碼開發等核心技術,構建跨行業、跨區域、跨領域的下一代可信數據流通基礎設施,讓數據“可用不可見”。中國聯通提出海量數據融合開放的大數據底座技術,實現海量數據集成、精準分析挖掘和安全流通服務。
高同慶認為,行業需要盡快研究攻關支持廣泛用戶接入、跨域分布協同、全程合規管控的網絡化增強隱私計算技術,并以此為核心能力來規劃建設統一、高效、可信的數據流通基礎設施,研究并建立國內外相關技術標準體系,助力國家數據要素市場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
“數據有制度的基礎、技術的保障,整個流通體系會走起來,數據的價值會發揮得更好。”浪潮云信息技術股份公司總經理顏亮表示,下一步需加快搭建數據空間,實現數據開放共享和可信流通的新型基礎設施,基于“可用不可見,可控可計量”的應用模式,為數據要素市場化提供實現路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