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
碳交易體系將在全社會范圍內形成給
碳排放定價的信號,為整個社會的
低碳轉型奠定堅實基礎,以實現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作出的“力爭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承諾。
近些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問題日益受到重視,氣候變化問題逐漸演變為政治問題。歐洲屢次重提“碳邊界”問題,各國碳排放密集型產品將來極有可能在國際貿易中被征收碳關稅,這直接導致越來越多國家甚至企業考慮措施來降低關稅風險,我國也不例外。
各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一般分為三類:命令控制、經濟刺激、勸說鼓勵。其中,經濟刺激型手段由于靈活性好、持續改進性好受到各國青睞。
在經濟刺激手段中,最重要的就是碳定價機制。本著“誰污染誰付費”的原則,想要排放CO2等溫室氣體,那么就應該首先獲得碳排放的權利,然后再為這個權利支付費用,這個過程被稱為碳定價。
碳定價機制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政府強制型手段,就是開征碳稅;另一種是通過市場手段,也就是建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
碳交易,即“碳排放權交易”,是指在一定管轄區域和一定時限內,設定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及各排放主體合法的排放權利,一定的排放權利對應相當的碳排放配額,配額像普通商品一樣在市場上交易。這樣一來,企業超額完成減排任務后,可以將剩余的碳排放配額賣出來獲取收益。這樣的市場化方式,可以激勵企業改進生產、轉型升級,降低社會整體減排成本。
為深入貫徹“碳達峰、碳中和”國家戰略決策,充分發揮
碳市場優勢,順應時代發展要求,打造碳交易領域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和發展的長效機制,助力節能減排,
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組織實施碳交易員考評工作。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國家
能源低碳轉型,助力碳中和目標盡早實現。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