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參加一家知名物流企業舉辦的綠色
供應鏈論壇,為此我特別回顧了《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和全球貿易協會(amfori)合作舉辦了15年的中歐企業社會責任論壇。這個論壇的主題始終圍繞供應鏈可持續發展問題,相繼圍繞社會、環境和治理議題展開。
通過回顧以及相關觀察,圍繞應對氣候變化在全球的進展,綠色供應鏈建設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在短時間感受不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中國“雙碳”目標的提出和推進,變得豐富、生動和劇烈起來。
對于這種變化,簡單來說,不再只談買方和賣方,不再只提品牌商和供應商,也不再只說你和我,而是有了
能源、物流、
金融等服務商的出現,在很多場景下,這些服務商甚至開始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清潔能源是供應鏈實現綠色發展的核心。許多知名品牌提出了具有雄心的碳中和目標,需要供應商采用清潔能源,而這離不開能源企業參與其中。
在我所接觸的能源企業中,主動賦能企業綠色發展的越來越多,他們想在前、做在前,在用戶還沒有意識和行動之前,主動幫助分析用能情況,引導用戶節能減碳,盡可能幫助用戶用上清潔能源,讓用戶率先走在供應鏈
低碳前列,引領綠色發展。
近日我在對一些供電公司的調研中、在“金鑰匙——面向SDG的中國行動”中發現類似的案例非常普遍,比如國網太倉供電公司支持耐克中國建設零碳智慧物流園,國網
寧波供電公司打造綠電“魔方”智慧能源管理平臺、讓工業企業降碳穩準好,等等。
物流在供應鏈中發揮著穿針引線、提升效率的作用。品牌商對物流碳中和的需求正在不斷提高,助推物流服務商在綠色供應鏈建設中的分量越來越重。
近年來,包括京東物流在內的一批物流企業,依靠飛速進步的數字技術,推動綠色、智慧物流建設,并且高度重視綠色包裝等,開展了諸如“清流計劃”等產生良好影響和效果的綠色項目,成為綠色供應鏈建設的亮點。
金融對綠色發展強有力的引導作用,在綠色供應鏈建設中體現得也是淋漓盡致。目前,無論是從政策層面看,還是從金融機構風險管控和價值投資趨勢方面看,綠色金融規模日益增長,廣度不斷擴大,特別是供應鏈綠色金融正成為綠色金融創新的重要領域。
如果把資金投向重點放在綠色供應鏈建設的前沿企業,放在注重綠色發展的中小企業,供應鏈綠色金融將有更大發展空間。
綠色發展正在重新定義供應鏈的新格局。對于能為供應鏈綠色發展賦能的服務商來說,也需要把握機遇,提升能力,驅動變革,在促進綠色供應鏈建設中同步發展。
文丨于志宏 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社長兼主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