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商品交易,人們需要一個一般等價物作為交易媒介,也就是貨幣。歷史上人類使用過多種東西作為貨幣,就中國而言,曾用過貝殼、銅幣等等,最終在國際貿易間,各國都將金銀作為通用貨幣。這是因為金銀在地球儲量有限,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容易保存,又易于切割,是一種完美的自然貨幣。但是金銀的使用不夠便利,不易攜帶,不易支付,隨著經濟的發展,紙幣開始出現。一開始,紙幣只是金銀的標識,是承兌金銀的一種承諾,但是隨著紙幣開始流行,如果承兌商始終可以履行承兌的諾言,并且大家都認可紙幣,那么實際承兌再沒有必要發生,最終國家開始接管紙幣的發行,紙幣和黃金完全脫鉤。貨幣由儲量有限的黃金變成了國家發行的數量有限的紙幣,貨幣由黃金的自然物理信用背書,變成了國家信用背書。但是一個國家內部通行的貨幣并不能解決國際貿易問題,因為國家間的互信是困難的,因此一開始的解決方案又回到了黃金信用背書,而美元和黃金掛鉤,后來由于美元的增發,掛鉤無法持續,但是依賴于美國超強的實力,從國家信用的角度,美元仍然是最強信用貨幣,因此依然成為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黃金被徹底拋棄。
變化的是貨幣,不變的是信用共識,強大的信用是成為貨幣的必要條件,而信用有很多種,可以是黃金這樣的物理信用,也可以是國家信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