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地和海洋吸收的部分能量也會輻射到大氣層,同樣也能被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吸收。二氧化碳等氣體溫室氣體能高效吸收紅外輻射,并向各個方向散射。從地球輻射的能量中,約81%被溫室氣體捕獲,再輻射回到接近地球的較低的大氣層,不會返回太空。地球、大氣層和太空之間持續輻射發生的動態的熱交換,建立起相對穩定的熱平衡,使地球的平均溫度較好的維持穩定。否則地球可能由于太陽輻射而變得非常炎熱,若大氣層沒有將地球輻射的熱量反射回地球,地球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被全部直接返回太空,地球將會變的冰冷。
然而,如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太多了,將有大于81%的太陽輻射返回到地球表面,將使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這就不是好事了。19世紀末以來,全球二氧化碳氣體的排放量持續增加,使全球氣溫上升,造成一系列氣候問題。倡導節能減排、
低碳生活,是人類不可忽視的大事。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主要是動物呼吸、工
農業生產、其他人類活動造成的,植物、海洋浮游生物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轉化成氧氣,但城市內植物稀少、人群密集,很容易形成二氧化碳大量聚集。
溫室效應介紹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于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指透射陽光的密閉空間由于與外界缺乏熱交換而形成的保溫效應,即太陽短波輻射可以透過大氣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質所吸收,從而產生大氣變暖的效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