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和重大制度創新。
早在2014年,
重慶就成了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之一。
“碳排放權交易可以讓碳排放指標像普通商品一樣進入碳市場交易,以較低成本實施碳排放總量控制,發揮市場機制優化配置碳排放權等環境資源的作用,倒逼
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
低碳轉型,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衛介紹,作為西部唯一出資參與全國碳市場聯建的省市,重慶主動融入全國碳市場,抓好全國碳市場控排單位履約工作,優化培育地方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推進修訂《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
重慶開州
水泥有限公司就是重慶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弄潮兒”。近年來,該公司通過篦冷機節能改造及煤粉燃燒器改造,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控制了碳排放總量,富余的碳排放指標也通過碳市場進行了交易,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川渝不斷健全綠色低碳權益交易機制,積極參與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聯建聯維,建立健全地方碳市場建設體制機制。重慶建成上線全國首個覆蓋碳履約、碳中和、碳普惠的“碳惠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平臺。
截至今年5月,重慶碳市場累計交易量3856萬噸、交易額7.8億元;截至今年4月,
成都市“碳惠天府”綠色
公益平臺建成投用,
四川成交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量3413萬噸、成交金額近10億元。
川渝兩地緊抓市場窗口期推動川渝調峰市場正式運行,共同培育發展電力現貨市場和川渝一體化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有效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力高質量發展。為積極貫徹落實2021年11月國家能源局華中監管局、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聯合發布的《川渝一體化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運營規則(試行)》,今年3月,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印發《關于對川渝一體化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化交易有關事項進行明確的通知》(川經信電力函〔2022〕218號),明確了調峰輔助服務市場的成員、省間調峰交易等細化內容,對有序推進川渝一體化電力調峰輔助服務市場化交易提出相關要求,將擇機啟動川渝調峰輔助服務市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