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濟南科創
金融論壇”于4月13日-15日召開。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在論壇期間表示,為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必須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力,加大力度推進行業數字化轉型,賦能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具體來看,姚前認為,一要防風險,持續配套完善科技監管體制機制。隨著行業機構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提速,大數據、云計算、
區塊鏈和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應用不斷深入,行業網絡和信息安全形勢嚴峻復雜,必須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思路,構建與之匹配的、行之有效的科技監管框架。強化金融基礎設施監管和信息技術服務機構備案工作,穩妥推進證券期貨業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啟動建設行業網絡和信息安全態勢感知平臺建設,防范化解金融網絡和信息安全風險,守牢安全底線。
二是要促發展,逐步擴大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的廣度和深度。用好政策工具,充分總結各地金融科技創新試點工作經驗,加快完善創新試點申報遴選、日常監督、試點退出等制度框架,壓實各方責任,加強項目遴選的精細化管理,發現培育推廣亮點項目,適時擇機擴大試點范圍。鼓勵市場核心機構、證券、基金、期貨經營機構、科技企業積極在交易、投顧、風控等業務場景中探索應用新興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使金融科技成為服務實體經濟的強勁引擎。
三是要創氛圍,推動構建金融科技創新合作共贏生態圈。深化產學研用結合,強化與地方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等交流溝通合作,發揮行業核心機構和頭部市場機構領頭羊作用,鏈接各方資源,組建創新聯合體,促進金融科技自立自強與城市產業鏈、服務鏈深度融合,實現金融科技產業集群化發展,將金融科技創新合作共贏生態圈向縱深推進。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