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萬戶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現有
金融服務供給尚不能滿足產業結構升級及中小微企業生存發展的需求,
供應鏈金融科技成為破局關鍵。出生于1979年10月1日的葉平是供應鏈金融領域的佼佼者,他首次提出以數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的“雙鏈聯動”模式,面向企業和金融機構輸出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驅動實體產業實現“通鏈+組網”,助力核心企業實現“縱橫一體”的數字化轉型,推動供應鏈金融乃至產業金融實現突破式發展。
葉平提出的供應鏈金融科技“雙鏈聯動”模式所帶來的“縱橫一體”的數字進化,不僅可以提升核心企業的競爭力,更增強了其平臺屬性,使得核心企業進化為“新物種”以應對新時期的市場挑戰。
作為國內較早提出在工業互聯網應用產業鏈、供應鏈技術優勢的人,葉平將金融與科技相結合,運用
區塊鏈、大數據和
人工智能推動供應鏈金融結構轉型升級,結合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剖析各模式下存在的問題,研究工業互聯網下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模式,解決供應鏈金融信息孤島等問題,實現降本增效,助力供應鏈價值創造與發展。
2023年1月,葉平在“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體系中的博弈均衡研究”中首次采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理論框架,運用三方博弈、動態演化博弈的方法,從銀企融資效率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區塊鏈技術對供應鏈金融系統的作用。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減少供應鏈金融的融資限制,提高融資公司的可獲得性。而區塊鏈技術在運行費用方面也存在較大的成本,因此,葉平采用區塊鏈+供應鏈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企業的資本使用效率。從三方博弈的結果來看,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體系中的博弈均衡(貸款、還款、保證、付款),并運用
物聯網技術對四種高質量資產進行識別。從長期來看,要實現最優的均衡,必須采用區塊鏈技術,以降低經營成本,設計穩定有效的供應鏈財務約束,從而替代供應鏈本身的穩定性。針對目前我國市場效率低下和融資困難并存的現狀,葉平就此問題展開了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目前“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體系中的博弈均衡研究”已發表于《科學與生活Science & Life》。
葉平強調,供應鏈金融科技是一項系統工程,無法脫離產業數字化單獨存在,首先要服務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產業的互聯網聯結,然后在此基礎上疊加金融科技才可提升企業的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力。供應鏈金融科技兼具科技、產業和金融三重屬性,其本質是科技、產業和金融高水平循環的結合點。
據悉,截止今年3月末,葉平提出的數智供應鏈+供應鏈金融的“雙鏈聯動”模式已在智慧車聯、智慧制造等六大產業領域落地19個創新項目,服務客戶超19000戶,接入物聯網終端設備超125萬臺,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融資,充分激發出協同效應并創造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