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載于《湖南日報》2023年1月17日08版)
近日,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區塊鏈專委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等機構聯合發布了《2022年中國城市區塊鏈綜合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北京占據第一,長沙繼續保持第五名,并在安全風險方面排名第一,安全風險最低。
《報告》從產業融合、政務應用、政策環境、創新創業、安全風險、安全保障等6個維度對各城市區塊鏈發展情況進行數據解讀,分析當前數字經濟時代下各城市區塊鏈發展趨勢,旨在為區塊鏈行業發展策略提供參考依據。

(各地區塊鏈綜合指數排名)
《報告》顯示被評估城市區塊鏈發展及安全綜合水平具有明顯的“階梯化”特征,具體可以劃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只有北京和上海,區塊鏈綜合指數得分超過90分,遙遙領先其他城市。第二梯隊由深圳、廣州、長沙和杭州4座城市構成,綜合指數得分處于60—80分之間。第三梯隊由成都、蘇州、重慶、武漢等24座城市構成,綜合指數得分處于0-60分之間。

(安全風險分指數TOP15)
長沙除了在綜合指數排名中穩住了第5名外,在安全風險分指數首次排名第1,安全風險最低,長沙(97.18)、北京(92.94)和廣州(91.09)分別位居第一、第二和第三。近年來,長沙高度重視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市場監測預警體系,構建現代化監管執法新模式,極大地降低了區塊鏈風險。北京、廣州亦積極探索建立適應區塊鏈技術與產業發展的安全保障體系。
《報告》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區塊鏈專委會、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湖南省東方區塊鏈安全技術檢測中心、湖南大學數字社會和區塊鏈研究院、湖南省天河區塊鏈研究院、陀螺財經聯合發布。
區塊鏈技術是七大數字經濟重點產業之一,上述機構均是該領域國內權威機構,已連續發布10個季度。《報告》是基于自身數據庫以及官方數據,全面客觀地衡量各地區塊鏈發展情況與潛力,評估各地區塊鏈項目建設經濟效益,以統計學多指標綜合評價體系構建理論為支撐,以統一數據口徑和保障數據來源為根本,并結合各城市區塊鏈發展實際情況,構建起由 2個一級指標,6個二級指標和 24個三級指標組成的區塊鏈綜合指數體系,從產業融合、政務應用、政策環境、創新創業、安全風險、安全保障等6個維度對各城市區塊鏈發展情況進行數據解讀,全面分析全國各個城市的區塊鏈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