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宙元年”概念被業界提出以來,除
金融、游戲動漫、文旅文博等領域外,“元宇宙+教育”成為教育研究者關注的熱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青少年是最活躍的群體,思政課建設要向改革創新要活力。元宇宙是整合多種技術的互聯網最新形態,其與教育領域的結合經歷了桌面式虛擬現實、沉浸式虛擬現實、拓展現實和數字孿生等多個階段,最終形成突破時空限制、知識鴻溝以及虛擬現實壁壘的教育元宇宙。深化大數據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利用元宇宙思維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將為課程思政注入新活力,也是高校思政教育值得探索的發展方向。
沉浸式體驗激活課程思政創新元素。元宇宙是數字生成的超現實世界,實現了與現實世界的深度融合。元宇宙與課程思政的結合,可以通過全方位模擬現實,建構具有立體感、真實感的沉浸式課程思政數字空間,給予學生多重感官及情緒心理的綜合體驗。沉浸式體驗能夠不受時空條件限制,為學生課程學習提供虛擬場景想象和體驗,使學生身臨其境,完全投入元宇宙營造的課程思政數字空間情境中。通過搭建模擬現實的數字孿生世界,思政元宇宙創造了“虛擬實驗室”等沉浸式教學場景,讓學生觀察和操作實驗設備,提高學習效果。元宇宙中的沉浸式課程思政體驗,不僅是現實場景的重現,還是社會、心理和文化環境的重塑。如通過沉浸式虛擬仿真技術,把學生帶入某一紅色歷史場景,立體再現歷史事件及背后的價值觀念,通過歷史場景中的虛擬體驗啟發現實思考,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從而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傳承紅色基因。
數據整合提供學生個性化思政學習體驗。元宇宙根植于
區塊鏈及大數據技術,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可追溯性高的技術特點,能夠在創意活動中對課程思政內容進行創造、編輯以及反饋,實現學生個性化思政內容開發。當前,部分課程思政教學存在“兩張皮”的問題,專業教學與思政教學割裂。元宇宙作為一種整合性技術應用形態,超越了數字孿生與虛擬原生的階段,為知識數字資源的跨時空、學科的虛實融合重組提供支持。在元宇宙中的課程思政教育,可深度挖掘提煉專業知識體系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元宇宙數據網絡實現的高效教學資源共享,能促進教學個性化內容生產和需求匹配,結合大數據與個性化“小數據”,為思政教育融入課堂提供有效幫助。
交互性激發學生思政學習主動性。元宇宙開啟課程思政互動體驗的大門,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教師與學生實現了空間上的分離與身份的切換。通過虛擬人物進行互動交流,從信息分享到共同體驗,可改變以往思政教育中以理論灌輸為主的方式,增強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師師互動。同時,元宇宙與課程思政的結合,解除了現實角色的束縛,學生可以真身、分身、假身的方式在虛實間穿梭。一些實踐類課程思政關注學思結合、知行合一,增強學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促進大學生在實踐中增強創新能力。
課程思政元宇宙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也面對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方面,沉浸式的仿真設計容易使大學生沉迷于虛擬世界,游戲化和娛樂性設計可能產生成癮風險;另一方面,元宇宙是基于數據搭建的虛擬宇宙空間,人與人的關系及交往方式被數據所構建和掩蓋,需要科學完善學生學習的評估效果體系,真實反映學生學習效果。在思政元宇宙技術賦能的同時,我們也應警惕元宇宙模式的負面影響,積極穩妥實現元宇宙在課程思政的落地和發展。
作者:劉曉燕(
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張樂樂(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