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2月18日,歐洲議會和歐盟成員國的談判代表就歐盟
碳排放交易體系改革達成臨時協議,內容包括削減歐盟碳排放量、取消部分行業的免費碳排放配額以及將建筑供暖及汽車燃油納入碳排放交易體系。此外,歐盟將設定一個社會氣候基金,以幫助低收入家庭及小微企業適應碳排放成本的上漲。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
ico報道稱,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是歐盟的
碳交易定價機制,建立于2005年,是歐盟“2030年適應減排55%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到2030年使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55%。
據歐洲議會官網消息,根據本次改革計劃,到2030年,歐洲碳排放交易系統覆蓋行業的合計排放量將較2005年減少62%。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歐盟將在2024年至2027年期間每年削減4.3%的碳排放量,2028年至2030年期間每年削減4.4%的碳排放量。
到2027年,歐盟將針對建筑供暖、汽車燃油建立一個單獨的碳排放交易體系(ETS 2),同時不予區分商業或私人用途。該提議曾一度引發爭議,反對者擔憂可能會加劇
能源貧困。對此,各方于12月18日達成的臨時協議規定,假使能源價格過高,該體系可能會推遲至2028年正式實施;而當碳排放交易價格過高時,歐盟將提高碳排放配額上限,以平抑碳排放成本。
歐盟還將設立一個價值867億歐元(約合6433億人民幣)的社會氣候基金(Social climate fund),供歐盟在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幫助低收入家庭及小微企業適應上漲的碳排放成本,激勵其改造節能建筑及購買電動汽車。該基金的資金來自前文所述的新碳排放交易體系交易所得以及歐盟各成員國資助。
臨時協議還規定將在2026年至2034年期間,逐步取消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所涵蓋的
水泥、鋁、化肥、
鋼鐵等產業的免費碳排放配額。路透社刊文指出,鑒于歐盟碳關稅將于3年過渡期結束后于2026年正式生效,歐盟將不再需要通過免費碳排放配額保護其境內相關產業的競爭力。
據悉,各方于12月18日達成的臨時協議還需由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會通過才得以正式生效,不過這一環節僅是程序性的。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