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解決廣大群眾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辦事難、跑腿多”的痛點,
山東自貿試驗區
濟南片區依托“泉城鏈”
區塊鏈平臺,對現有政務數據開放的措施和手段進行完善提升,通過個人和企業專屬的“數字保險箱”,實現政府公共數據與
金融機構安全可信共享,建立普惠金融“鏈上”服務新模式,有效增強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
通過將身份信息、企業注冊信息、不動產信息等政務數據“上鏈”,濟南以數字化方式建立“數字保險箱”,將證件、材料自動存儲到企業和個人專屬的“保險箱”中。通過這種服務模式,在金融機構辦理普惠金融業務時,個人和企業在鏈上發起申請,通過手機APP、小程序等打開“數字保險箱”進行授權后,金融機構即可快速獲得精準數據。根據鏈上獲取的客戶數據,金融機構進行評估授信,快速完成貸款辦理,既提高了金融機構辦事效率,又降低了服務成本。同時,該模式通過
區塊鏈技術和數據流轉機制的雙重安全保障,實現數據流轉過程可監管、可追溯,使政府機構為金融機構開放數據時免去了安全顧慮,個人和企業自行授權金融機構使用時免去了信息泄露之憂,有效破解了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之間的矛盾。
據悉,該模式已在濟南市金融機構推廣,成功將公安、民政、社保、公積金等部門的政務大數據應用到“樂分易”“市民貸”“應急貸”等6款普惠金融信貸產品中。銀行貸款業務由過去最少跑3次、帶5份材料、需10-15個工作日,升級為動動手指即可“秒批”“秒辦”,為企業和群眾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采用新模式辦理普惠金融業務各銀行機構的實際獲取數據16640人次,成功辦理業務6864筆,授信19.9億元,其中,發放信用貸款6.6億,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