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個獨立快照之間進行EOS所有權驗證共識之后,數據顯示:前10個地址共計持有4.96735539億枚EOS token(EOS token總數為10億枚)。


在這10個地址所有的EOS token中,約1億枚由Block.one持有。Block.one是EOS ICO背后的公司,曾負責該協議的第一個代碼版本。基于籌集的價值40億美元的ETh,Block.one還獲得了另外價值15億美元的EOS token。第10名的持有地址擁有2067.5047萬枚EOS。其它8個地址持有約3.8億枚EOS。
在這前10名EOS持有者中,有一個地址擁有7500萬個EOS,約合10億美元左右。通過快速瀏覽,可以發現該地址與另外兩個地址密切相關。其中一個擁有1300萬枚EOS(約合2億美元),另外一個則是排名第10的地址,擁有2067萬枚EOS(約合3.08億美元)。

這可能是某個交易所的冷錢包,如果是這樣,看起來有點奇怪。但它不太可能是一個熱錢包,也可能是那個擁有2067萬枚EOS地址的所有者。
因此,前10名的地址中,個人或實體持有者可能少于10個。在這個特定情況下,其中2-3個地址可能是不同交易所之間的交互。
基于EOS交易量排名進行猜測,Bithumb、OKEx、Huobi、Upbit、Bitfinex、Binance和Block.one可能是的前10名持有者中的7個,這些交易所在6月2日的EOS交易量合計達到25億美元。
前100個EOS地址擁有7.48176831億枚EOS,占總數的74.82%。也就是說,除去前十位,剩下的前100個地址持有2.5億枚EOS,占總數的25%。
據CoinMarketCap網站顯示,在6月2號處理超100萬美元EOS交易量的50個交易所中,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不同交易對下進行計算的相同交易所。比如Bitfinex就被列出了5次。考慮到這個情況,可以估算出,EOS交易量在100萬美元以上的交易所大約有25個。
因此,我們可以確信,前100個地址中至少有75個不屬于交易所,而這些地址擁有著2.5億枚EOS中的一部分。
要躋身前100名EOS持有者榜單,你至少需要擁有64.6595萬枚EOS,價值約合1000萬美元。前1000個地址共持有8.58120383億枚EOS,占總數的85.81%。
剩余的16.2930萬個地址持有1.38570296億枚EOS,占總數的13.86%。相比之下,以太坊的地址大約有3500萬個。

(圖)以太坊地址增長圖表
由于個人可以擁有不止一個地址,因此這個數字并不能反映實際持有人的數量。但另一方面,個人也可能不會僅僅通過交易所來接觸區塊鏈,因此數量也可能會被低估。
這些數據很有趣,因為它可以透露很多信息,但對于EOS來說,它不僅只是有趣而已。
因為EOS共識機制是由token持有者的投票決定的,而不是僅僅只是在Slock.itDAO項目中進行投票,而是通過動態的投票來選出區塊生產者(超級節點)。當選的超級節點可以征用你的地址、智能合約、分布式應用,或者做他們想做的任何事,來防止自己被投票出局。
Bitfinex交易所就是這21個區塊生產者的候選人之一。根據我們的猜測(不一定準確),但通過快速分析,可以估算,Bitfinex交易所至少控制1億枚EOS,或10%的總選票。
在股東投票中,10%可能是決定性的,因為激勵人們投票通常是很困難的——人們可能根本不在乎或者可能沒有意識到這點。
舉個例子,4月份,在一周的時間內,以太坊在投票總數只有4%的基礎上做出了一個相當大的決定——是否支持EIP999。

假設Bitfinex交易所當選超級節點,而后,做出不當行為,若想要通過投票取消其超級節點的資格,你必須動用大量的資源。
你可能會認為,作為超級節點的當選者,Bitfinex在“蜜月”期間不可能會出現不端行為;相反,它可能還會許下諸多美好的承諾。但是,“蜜月”總會結束的。在那之后,Bitfinex可能會聲稱,對人們放在交易所的EOS進行托管,并代表他們投票。
在這種情況下,再考慮到Bitfinex與Block.one的密切關系——Block.one擁有另外10%的選票,而且選擇Bitfinex平臺來賣出其價值數億美元的ETH——即便所有前1000名之外的地址都聯合起來投票,也無法取消其區塊生產者的資格。

別忘了,Bitfinex(假設當選)只是21個超級節點其中之一。然而,他們已經勾結在一起。EOS目前正在經歷主網上線,這個過程本來應該是去中心化的,但一些內部人士明顯同意只會推出一條主鏈。
Reddit論壇上,EOS newyork指出,“EOS Force得到BCH投資者的支持,或是一些荒謬謠言的支持,并聲稱已得到BM的祝福。 EvolutionOS實際上是一個與EOS主網完全獨立的項目。”
Ghostbusters和BIOS只是主網啟動組,而不是競爭的主網。他們已經達成一致,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只有一個主網。這意味著我們可以推測,盡管不一定準確,EOS newyork可能只是Block.one的一個前線。
他們顯然正在試圖建立權威,并且指責其潛在的競爭對手EOS Force是BCH投資者的陰謀。對此,EOS force以第三人稱進行解釋:
“EOS Force表示,將于6月3日開始對EOS主網進行全球公開測試。他們承諾在確保其安全性和穩定性之前不啟動主網,同時譴責一些區塊生產者無視用戶的資產安全性,以‘一個世界,一個主網’的名義,提前進行主網發布。”
在主網發布之前,EOS社區之間已經開始互相譴責,甚至連“蜜月”期都沒有。直到6月3號,我們仍未看到任何區塊鏈的啟動。作為所有投票發生的地點,其中心化的網站也沒有顯示任何運行的區塊鏈。

因為快照部分剛剛完成,現在需要在6月4日和5日進行一些測試,如果一切順利,他們將開始投票,否則會暫停,直到故障被排除。
這表明EOS Force可能已經被排擠出了這個圈子。這本身就暗示著在權力平衡發生之前,“內部人士”已經在勾結。到緊要關頭的時候,普通人(包括初創公司或潛在的全球品牌)都沒有機會通過投票取消手握10%選票的區塊生產者的資格。
即使我們假設前十名持有者都不會濫用他們共計50%的選票,但要取消區塊生產者的資格,仍然需要完成一項艱巨的任務——說服那些可能根本不在意的人,讓他們知道區塊生產者憑借各種借口占用資金或智能合同地址的做法是不公正的,應該使其恢復原狀。
如果你必須經歷所有這些麻煩,同時又沒有法庭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而其中大多數的代幣持有人還可能是你試圖提起上訴的對象,那么,做這些事情還有什么意義呢?
如果歷史取決于Bitfinex交易所或者一些腐敗的區塊生產者的想法,這和讓發展中國家的腐敗土地登記官員放棄房屋所有權有何區別呢?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嗎?
沒有。因為如果我們想在沒有人能確定的分類賬下每秒進行數以千計的交易,我們可以很容易地建立一個許可的系統,然后配合問責機制。然而,在確定歷史的同時,還要實現這一交易規模——這并不是EOS當前正在玩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