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證監會、銀監會等七部門發公告宣布,將
ico定性為非法
金融活動,全面叫停代幣發行融資。隨即,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簡稱“中國互金協會”)于2017年9月13日發布風險提示稱,“虛擬貨幣”日益成為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并呼吁各會員單位應履行行業自律公約的承諾,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任何與所謂“虛擬貨幣”相關的集中交易或為此類交易提供服務,主動抵制任何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
據《投資者報》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借
區塊鏈的名義發行虛擬幣的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這些打著區塊鏈名義來發行虛擬幣進行融資的平臺往往就是一種“龐氏騙局”的陷阱。
近期,自稱有著“強大背景和實力”的“兆云集團”利用一個多月的時間私募發行數字資產“云金幣”1700萬枚,以一枚云金發行價7.05元來算,兆云集團成功融資約1.2億元人民幣。
神秘的兆云集團
“擁有全行業45類注冊商標,民營企業全國唯一”、“創世界品牌,鑄千年企業”、“區塊鏈+數字資產+
電商+金融+實體產業”等等,這些高大上的頭銜都來自“兆云集團”。
根據兆云集團官網介紹,兆云集團是國際領先的全球化產融結合生態型企業,以推動大健康事業發展為導向,依托科技、實業、金融、文化等業務領域,極力打造全球化生態鏈運營模式,欲將成為新世紀基業長青的千年企業,為實現中國夢貢獻綿薄之力。2016年,兆云集團開天辟地,在集團董事局主席吳金霖的精心籌備下,開啟輝煌新篇章。
陜西兆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溫州兆云汽車租賃有限公司、
深圳兆云新奇特材進出口有限公司、深圳兆云珠寶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子公司先后成立。
2017年,兆云集團更名為兆云國際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在
杭州、溫州、
南京、
西安、深圳、
廣西、
嘉興、
香港等地設立了運營中心。
記者通過兆云集團推廣的微信群里的招商人員獲悉,兆云集團以先進的去中心化于2018年4月8日發行平臺交易數字資產——云金資產。云金資產首次發行方式和價格:私募額度1700萬枚。價格為7元/枚,兆云金按智能算力每天產云金,復利滾存,單邊上揚。發行每個兆云金是7元人民幣;云金資產每個賬戶的認購數量:100(枚)-10000(枚)以上。交易平臺市價于5月13日上線,開盤價為7.05元/枚。每天按0.03~0.05元單邊上漲。
云金資產的釋放方式為無鎖定期,每天釋放賬戶持有總量的1%,100天釋放完畢、釋放后,可在會員系統進行持幣算力, 匹配當前成交會員,委托,區塊確認成交后轉入交易區進行持賣。
記者通過天眼查系統查詢“兆云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但查詢不到任何相關信息,也就是說,號稱“兆云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根本就沒有經過工商登記注冊,當輸入“兆云集團”則顯示出有四家關聯公司,但注冊地均為香港,而且成立日期均為2016年8月份,巧合的是,有三家是同一天注冊的。
為了更深入了解兆云集團的背景以及其發行“云金鏈”的真實目的,《投資者報》記者來到了號稱兆云集團總部所在地—杭州,一位兆云集團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兆云集團的總部在杭州市蕭山商會大廈A座9樓,每天都有“云金”的招商會,而且每天三場,上午一場,下午兩場。記者以投資人的身份參加了上午場,前臺接待人員要求每個參加的人都留下姓名和手機號,并強調要寫推薦人的姓名方可進場。可能因為下雨的原因,上午10點的會議延遲到10:20分,一共來了9位客戶,而且都由推薦人陪同參會,老年人占相當比例。整個的會議由一位自稱錢二平的老師講課,主要內容就是介紹兆云集團的強大背景以及云金的巨大消費市場以及巨大的投資回報率,并介紹持有云金的會員公司會有針對“右腦開發”的課程可以消費云金,最后不忘讓客戶現場“入金”。
層層推薦的暴利
招商會現場一位自稱是云金會員的人員向記者介紹起云金的好處,自己購買云金成為會員后可以發展其他人加入會員,收益方面分為靜態收益和動態收益,推薦人也會有云金的獎勵,而且還有管理獎。根據上述的盈利模式,記者算了一筆賬:假如買了10000枚云金成為公司會員,投入資金10000×7.65元(云金市場價)=76500元,云金保持每天單邊上漲0.03—0.05元,靜態收益每天持有收益為0.35%, 每天釋放本金100個,100天釋放完畢,100天后的收益為:(10000+3500)×(7.65+3)=143775元,靜態收益為143775—76500=67275元(收益率188%)。那動態收益是什么呢?顧名思義,這就是要求你要推薦人加入進來才能有收益。記者也是根據這位云金會員算了動態收益。假如A推薦了B和C,B和C就成為A的“大、小區”,動態收益來自于“小”區的業績,也就是說,取兩個人中業績“弱”的一方的業績作為獎勵的依據。而且“小”區的業績A是“100%通吃”。假如C為“小”區,也購買了10000個云金,他每天持有的收益是35個云金,那A也會拿到35個云金,“小”區的人數越多,A拿的云金獎勵也越多,但是每天有云金數5000個的封頂,如果“小”區業績按最高5000個云金來計算,A一個月能拿到的動態收益為:5000×7.65×30=1147500元。沒看錯,就是114萬多!收益還沒結束!第三塊收益就是管理獎分別為:一代2%、二代1%、三代0.5%,簡單來說,就是你直接推薦的為一代,間接推薦的為二代,二代推薦的為三代,三代以后就沒有管理獎了。“最大的收益就是來源于動態市場。”這位會員說道。
通過層層推薦,云金的持有人數呈幾何倍數增長,但是“云金”畢竟是虛擬的數字資產,最終投資客是想獲利,而不是光持有一組數字,怎么來解決這一巨大“泡沫”?為此,兆云集團就開發出一個“右腦開發”的課程,這個課程主要針對青少年人群,課時費是要用到云金支付的。“右腦開發的課程就是云金的一個‘運用場景’,后期兆云集團旗下的醫養、酒店、珠寶、商城都將會用云金支付,所以云金的市場需求和上漲空間是非常大的。”
牟利方式疑點
記者在杭州走訪了兩家號稱為兆云集團總部的地址,一個是位于杭州市蕭山商會大廈A座9樓的兆云集團(兆云國際商學院),另一個是位于金城路的中冠·置地大廈12樓的兆云集團(品牌資本運營中心)。在蕭山商會大廈9樓,記者采訪了兆云國際商學院的董事長唐福生,在表明記者身份和說明來意后,唐福生對記者表示,云金數字資產是運用到“右腦開發”這個課程上的,并讓市場部的一位負責授課的工作人員接待了記者,在了解了記者提出的問題后,這位工作人員稱,“自己才剛來兆云集團一個月,且只負責右腦開發課程的宣傳,而且這個辦公區是臨時租的,聽說很快要換地方,搬到總部辦公。”當記者問到總部在哪,工作人員回答在杭州的余杭市,有一棟17層以“兆云集團”命名的大樓,目前在裝修,估計幾個月裝好就會搬過去的。
在金城路中冠·置地大廈12樓的兆云集團辦公地,記者詢問是否為兆云集團總部,得到前臺工作人員肯定的回答。值得注意的是,據工商登記信息顯示,該地址為杭州兆云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下稱“兆云生物”)的注冊地,該公司法人為吳金霖,同時,兆云生物也是“免多多”商城的運營方,令外界不解的是,“免多多”商城(詳見本報《云聯惠倒了‘免多多’來了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一文)的經營模式實際上是對消費者的一種債券,但其資金流向并不為外界所知。對于上述情況,上述前臺工作人員確認“免多多”商城隸屬兆云集團旗下,但對方表示相關負責人都不在,具體信息不清楚,且公司即將搬遷。
不愿透露相關領導人的信息,問及和云金相關的問題都是快速閃題而言它,兆云集團到底是一個什么性質的公司?其旗下究竟有多少相關聯的公司呢?
記者通過天眼查系統檢索兆云集團實控人吳金霖相關信息發現,其關聯公司高達11家,但天眼風險高達5條,分別是其擔任高管的“賺吧金服”因登記的住所無法聯系被列入企業異常名錄,另外四家由吳金霖擔任法人和高管的公司都發生了法人的變更和投資人的變更情況。而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吳金霖的關聯公司都是風險重重,作為兆云集團投資人之一的黃體干曾經擔任高管的小額貸款公司也因為聯系不上住處而被列入企業異常名錄。
值得注意的是,兆云金資產的交易盈利模式是分層級的盈利模式,其與傳銷的模式存在諸多類似的地方。依據《禁止傳銷條例》第七條規定:組織者或者經營者通過發展人員,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包括物質獎勵和其他經濟利益),牟取非法利益的屬于傳銷行為。
據記者深入調查了解,兆云集團建立了400多個微信群,每天都有老師在群里上開授“洗腦大課”,鼓動人們購買云金,而且發展勢頭很猛,招商會是一場接一場,關聯公司也是越開越多,內部人士透露,“據不完全統計,和兆云集團有關聯的公司將近達到4000多家,會員人數也是每天都在增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