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豐田在USPTO(美國專利商標局)公開了幾件涉及電力共享技術的專利。
新
能源車的大趨勢是電動化。雖然我們目前還面臨著續航里程不足、充電慢等問題,討論電動車之間的電力共享為時尚早,但隨著技術的發展,續航里程、充電慢的問題遲早會有一個相對合理的解決方案。而電力共享在那個時候可能會有發展的空間。
豐田電力共享體系
先來看看豐田提出的電力共享包括哪些。
在專利US17154300以及US17153139中,豐田提出的是一種利用交通工具傳輸電能的方法,以及交易記錄方法。
在專利中,豐田提出一個叫做“微電網”的概念,它是一組分散的電源和負載,與之對應的是主電網,即國家電網等廣域電網。
微電網可以是主電網的一部分,也可以與主電網分離,成為“離網能源”。
舉個例子來說,馬斯克在美國倡導太陽能屋頂計劃,中國也有許多類似的光伏屋頂計劃,還有許多的風電、光伏電廠等個體,那么這里面的每一個個體都是一個微電網,它可以產生電能,獨立運營,例如用儲能裝置存儲起來,再用于新能源車充電,也可以將其并入國家電網。
而汽車等交通工具,雖然本身也是耗能單元,但如果其電能富余,在某些時刻,也可以成為微電網。
此外,還有一類專門用于傳輸電能的車輛,可以是汽車、卡車等,作為電能傳輸工具,將微電網的電能傳輸至其他所需單位。
這些微電網、傳輸車輛、主電網之間的電能傳遞交易,豐田提出用
區塊鏈進行記錄。
應用場景
豐田在這幾件專利中并沒有提及過多的應用技術細節,主要側重于對于電能傳輸與交易記錄的模式的保護。這個模式可以應用在電力共享等許多方面。
在車對車電力共享領域,現在已經有些車具備了車對車充電的功能,比如特斯拉、比亞迪的一些車型,但是其僅僅是作為一個功能點,并沒有考慮彼此之間的交易如何記錄。
豐田此前還公開過車對車無線充電技術,尚且未見應用到實際產品中。如果車對車無線充電能解決充電速度問題,以后成為電動車的標配,且電池的能量密度進一步提升,那么車主之間的電力交易是有可能的。
另外,共享充電寶的模式也可以借鑒。由第三方運營專門用于傳輸電能的充電車,在用戶有需要時,比如半路上發現電量不足以到達目的地時,可以像滴滴打車一樣,一鍵找到提供電能的單位,派送過來提供電能。
此外,前文提到的個人光伏屋頂與電網之間的電能交易也是潛在應用場景。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