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區區幾分群】里有小伙伴發問:
“我是開連鎖超市的,超市行業怎么應用區塊鏈技術呢?”
接著群里其他伙伴們回答:“發行超市幣。”
還有插言的:“很簡單啊,原來超市送積分,現在把積分改成幣就得······”

類似超市等古典(傳統)行業,要想區塊鏈化,絕不是給某個詞改名字那么easy,比如粗暴地把積分更名為幣,這種方式完全錯誤。因為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
今天,就和大家說說token和積分的問題。
先來聊聊token究竟是個啥?
Token的實質是一種“通證”,不僅僅局限于我們常說的代幣。
這種通證具有兩個特性,其一是表示數字權益的證明,其二是可以流通。
Token就像我們在電視劇里常常看到的“令牌”,貴族子弟拿出來就證明自己的身份或者權威,在辦理事務時發揮巨大作用,進出重要場所如入無人之地。形象地說就是瑯琊榜里長林王府的令牌,可以提調皇家羽林軍,隨時無召進出皇城,簡直是無所不能。
流通是說你可以把token自愿轉給他人,或在數字貨幣市場進行交易。
Token除了指代幣,還可以是合同、證書、證券、權限、資質等等。

相對token來說,積分大家就熟悉的多。
積分是維系客戶忠誠度的一種營銷手段。
傳統的積分已經被各種實體店廣泛應用,如水果店,積分多少可以決定顧客購買水果的折扣,此種積分的獲取在于你的消費頻次和消費總量。
互聯網產品的積分,源于最早的BBS論壇,發帖、回答問題,連續登陸等等都可以獲得積分。

Token和積分的區別到底有哪些?
第一,token是去中心化,積分體系是絕對的中心化。
區塊鏈是經濟基礎,token是上層建筑。
區塊鏈技術的核心之一是去中心化,表現為token的發幣權不再歸中央政府。
積分則是絕對的中心化,這個中心是超市的經營者或網站的運營者。
中心有著最終解釋權。
就像是移動的積分兌換,開卡時告訴你兌換一臺榨汁機需要500積分,三個月后又變成需要1000積分。
第二,token的存量是固定的,積分的存量不固定。
token在發布之前存量是固定的,有稀缺性。比如BTC總量共計2100枚。
積分沒有固定的總量,是無上限的。
在超市購物,你的消費量越大,積分會無限增多。
除了總量上限,積分也會有清零模式。
比如星巴克的顧客積分每到周年全部清零。

第三,token的存在要建立生態,積分歸屬到具體場景。
Token的存在,取決于良性生態的存在。這個生態中,伙伴們要有共識,所有人有意識地去維護生態。
積分的應用則歸屬到具體的場景,這個場景包括地點局限于某家商店,時間局限于某個時節,品類局限于某些產品。
第四,token可以交易流通,積分無法流通。
token的增值方式之一,是共識增強,流通的頻次提高。
數字貨幣可以用于交易,這種交易不限于某個固定的社群內。
在數字貨幣交易所里,可以通過與其他數字貨幣兌換而購買資源,甚至在某些國家直接和法幣掛鉤。
積分是無法流通的。
你哪里見過你在張美麗理發店的積分可以去一點點兌換奶茶?
第五,token面前人人平等,積分指向特權。
擁有token多與少,在數字貨幣的世界里,僅僅表現為數字資產的多少。
積分的多少,直接決定你能否享受特權。

如百度文庫,你的積分超過一定數額,就有權閱覽各種文獻;當你只有個位數的積分時,大概你能看完目錄,想看真正的內容?需要先賺點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