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10740
    • 0
    • 分享到

    全面禁止數字藏品“二級交易”!

    2022-4-2 10:59

    來源: 商品交易場所創新服務智庫

    3月30日,騰訊微信開始大規模封禁數字藏品平臺公眾號。

    據悉,3月29日,微信客戶端中多家與數字藏品相關的公眾號突然被封禁,涉及的平臺超十個,均為中小型數字藏品平臺,騰訊幻核等頭部平臺未受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Art Meta元藝數、一點數藏、歸藏元宇宙、畫生 Meta、元本空間、神達數藏、One Meta、零號地球、iBox 和諾坊體等公眾號均被封禁。

    據悉,大部分平臺皆被提示為“由用戶投訴并經平臺審核,存在未取得法定許可證件或牌照,發布、傳播或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行為,賬號已被停止使用”。部分平臺的封禁理由是涉嫌欺詐。

    除直接封禁外,微信官方已向部分數字藏品平臺發送資質審核提醒,要求平臺提供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資質證明,提交期限為4月1日,否則也將面臨公眾號封禁風險。

    微信官方發送的函件提醒中寫到,“經平臺檢測,你的公眾號因涉嫌存在NFT數字藏品交易業務,需要你提供NFT數字藏品交易業務資質證明。”

    這是繼此前微信小程序下架數字藏品平臺后,微信再次對數字藏品領域出手。

    數字藏品的火熱自2021年開始,這個新概念源自區塊鏈技術,可以為數字內容提供稀有性和所有權憑證,在國外更多被稱為“NFT”。而在國內發展時,為削弱NFT的金融屬性,它更多被稱為“數字藏品”。

    隨著NFT在全球火熱,包括螞蟻、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大廠都紛紛下場,發行自己的數字藏品。

    但大廠涌入的同時,眾多中小型平臺也殺入該領域,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社群成為了數字藏品的一個重要陣營。

    但數字藏品的火熱之后也存在監管隱患,最為核心的就是“數字藏品炒作”難題,即數字藏品到底是否能夠交易的取舍。

    本次大規模封禁中,根據微信官方的資質提醒可知,微信檢測的是“NFT數字藏品交易”行為,而不是數字藏品本身。

    而這就是互聯網大廠與中小型平臺的最大區別,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家數字藏品平臺分別是螞蟻旗下鯨探和騰訊PCG旗下幻核,這兩家平臺都于2021年入局數字藏品,但都未涉及數字藏品交易,僅進行數字藏品發行。

    以鯨探為例,進入2022年,鯨探已開啟數輪打擊數字藏品場外交易和炒作行為,并強調平臺不支持數字藏品交易。僅有限開放轉贈功能,需要用戶實名認證并長期持有。

    但鯨探的嚴厲打擊僅限于鯨探APP本身,而微信的打擊動作則影響大得多。

    由于NFT屬于剛剛流行的新事物,目前國內并無直接監管數字藏品的相關規定。至于微信要求的數字藏品交易資質和牌照,國內也無直接關聯的合規牌照與資質。

    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等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叫停國內代幣融資。

    2021年,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要求金融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同年,中國人民銀行等十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再次強調對于虛擬貨幣交易和炒作的態度,其中包括:明確境外虛擬貨幣交易所通過互聯網向我國境內居民提供服務同樣屬于非法金融活動,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服務。

    《通知》進一步指出:加強對虛擬貨幣相關的互聯網信息內容和接入管理,互聯網企業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網絡經營場所、商業展示、營銷宣傳、付費導流等服務;加強對虛擬貨幣相關的市場主體登記和廣告管理,企業、個體工商戶注冊名稱和經營范圍中不得含有“虛擬貨幣”“虛擬資產”“加密貨幣”“加密資產”等字樣或內容。

    有機構提示業者,在開放贈送和二次交易的模式下,平臺將面臨構成代幣發行、非法集資甚至洗錢等刑事風險。

    如今,平臺已經意識到了相關風險。

    2021年10月,國家版權交易中心聯盟牽頭,中國美術學院、浙江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央視動漫集團、湖南省博物館、螞蟻集團、京東科技、騰訊云等共同發布《數字文創行業自律公約》,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以數字文創作品為噱頭,實質發行和炒作虛擬貨幣的行為;堅決抵制任何形式的數字文創作品價格惡意炒作,防范投機炒作和金融化風險。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