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勞動力的跨區域流動日益頻繁,由于流動勞務人員的工作崗位和區域之間流動性極強,個人社保繳納的渠道少,流程繁瑣,繳存困難,缺乏連續性,辦理退休時存在跨地區結轉障礙等,都會造成流動勞務人員的社會福利保障的缺失。而社保缺失就意味著其個人與家庭的權益會受到損害,還會給用工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極大的風險。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婦委會副主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教授認為,流動勞務人員的社保問題亟待解決。
孫潔表示,產生流動勞務人員社保問題,在政府層面源于區域行政管理和條線管理分割而帶來技術上無法操作的客觀原因,導致社保繳納信息無法在各行政主體之間實現有效共享,而
區塊鏈的技術特征就是解決壁壘和信息不對稱。為此建議以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為契機,建立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信息平臺,社保經辦機構的轉移接續手續可在該平臺上直接辦理,不需紙質材料的傳遞,同時可將平臺上的辦理進度實時傳輸到互聯網以供公眾查詢,通過“互聯網+社保”的形式,真正實現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全國“一張網”。
孫潔建議,國家要設立新的社保險種——流動勞務人員養老保險,類似于自由職業者的險種,僅由個人負責繳納,這樣就避免了用工企業和勞務者在薪酬談判中博弈和事后的爭議。此外要界定區塊鏈上鏈的各方角色、定位和責任。這包括:流動勞務人員、用工企業、政府各級人社部門和市場監管部門、國家人社部。
孫潔還建議通過社保區塊鏈平臺實現共治與共享。通過社保區塊鏈連接流動勞務人員、用人企業、地方人社部門、國家人社部門以及各地郵政局、市場監管部門。在該平臺上個人繳納的社保信息將被分享給各責任主體,同時將作為用人企業是否錄用該流動勞務人員的主要征信數據,而市場監管部門則監督用人企業是否按照社保繳納要求合法錄用有連續社保繳存記錄的流動勞務人員。個人的社保資金可以在各地的地方社保賬戶內存管,由于平臺上信息完全共享,流動勞務人員在辦理退休時可方便地靈活選擇退休地,并將個人社保資金轉入辦理退休所在地。基于區塊鏈構建的信息傳遞網絡,信息可以快速、可信(不可隨意篡改)地傳遞給鏈上的每一個主體。
在采訪中孫潔表示,在整個社保繳存和管理的流程中,每個流動勞務人員將使用其自然人的身份證號碼對應一個獨立的社保資金賬戶,并由國家人社部統籌制定和管理地方社保繳存管理規則。流動勞務人員將社保資金繳納至社保賬戶,地方人社局負責將該個體的社保繳納信息上傳至區塊鏈。流動勞務人員當前所在單位將該工作人員的就業信息上傳至社保區塊鏈,市場監管局將通過數字認證查詢就業人員的社保繳納和企業用工信息,以監管企業的合法用工情況。流動勞務人員即將跳槽去的企業可以通過數字認證,在區塊鏈上查詢該就業人員以往的就業信息和社保繳納信息,并將此作為該員工就業征信的基準信息。從而解決好流動勞務人員的社保問題,保障好其權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