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主, 我心好方……”牧師妹子走進酒館,精致的臉上掛滿了愁容,讓人我見猶憐。
“你心慌,我給揉揉就好了……”正在喝酒的戰士放下酒杯,色瞇瞇的靠過去,手上虛做了個抓握的動作。
“死一邊兒去!”牧師一把拍掉戰士的咸豬手,“教主,你也不管管他!”
“行了,別鬧了 ”,我懶得理他們的打情罵哨,“什么事兒心慌?”
“你知道的,我重倉EOS, 他們不都說EOS是區塊鏈3.0么。可是最近市面上出來了好多號稱4.0的項目,白皮書看著都好牛逼好嚇人,你說,是不是等他們出來,EOS就不行了啊!”
“就為這事兒慌?”我翻個白眼,“先不說這些個項目能不能做的出來,你看EOS主網馬上要上線了,1.0的BTC和2.0的ETH就不行了么?”
“額……好像也沒有……”
“那不就得了! 方方方, 有什么可方的?實在害怕,你賣點EOS,去投兩個號稱4.0的項目,對沖下風險不就得了。”
“哎,對啊!還是教主英明!那我去找車,投一點去”牧師妹子歡天喜地的跑出酒館……
2018年以前的幣圈,各個幣種如同江湖各大門派,你有你的少林拳,我有我的武當功。個個身懷絕技,華山論劍。
通常來講,練劍的專心練劍,練拳的專心練拳,一般不會“魔武雙修”。比特幣負責價值傳輸,Zcash主打匿名交易,ETH,EOS專注智能合約和底層平臺。
況且哪怕是同一門派,各人領悟程度和武功路數又各不相同。同樣是匿名幣,Zcash主打零知識,門羅主打環簽名,達世主打混幣,正如華山派分劍宗氣宗一般。
而從2017年末,這種風格開始逐漸改變,許多新的幣種試圖吸收老幣種的各個優勢,并將其揉搓整合。這一趨勢剛開始,在分叉幣上體現最為明顯。
比如BTC的分叉SBTC,LBTC,除了延續價值傳輸,又加入了類似匿名,智能合約等一堆酷炫的技術功能。
再比如本周上線幣安的Zencash,作為Zcash分叉Zclassic的再分叉,除了延續匿名,還加入了即時通信,匿名數據發布和存貯,端對端加密等一堆高大上的東西。
現在,這種融合的趨勢,在2018年初,蔓延到了底層公鏈這邊。
都知道,底層公鏈層面,目前的流行說法是,BTC代表1.0, ETH代表2.0, EOS代表3.0。
于是乎,許多新的底層公鏈,在3.0代表EOS主網還未上線之時,便紛紛提出區塊鏈4.0的概念,誓要將目前各個公鏈之優點,集大成與幾身,做公鏈屆的“虛竹”,或是“石破天”。(哈?你不知道為啥是這倆人在這兒?騷年,你的童年是被狗吃了么,心疼一個……”)
下面來看看最近哪些項目“號稱”,或是“被號稱”區塊鏈4.0。
Seele(元一)
這恐怕是第一個提出區塊鏈4.0概念的項目,吸引了不少眼球,也挨了不少罵……原因你懂得,人家3.0還沒到來呢,你提出個4.0,不怕步子太大扯到蛋?
元一的理念是這樣滴:

口號很簡單:
“3.0能干的咱都能干! 3.0不能干的咱也能干!所以咱們是4.0!”
他們認為,3.0底層公鏈的特點是,更快的共識和事務確認,高并發性,交叉鏈,更好的治理機制等等。
而俺們這屯,還有
· 神經網絡共識算法, 比拜占庭共識更牛逼一點;
· 異構森林網絡結構,更易于擴展;
· 價值傳輸協議VTP,無縫兼容和融合鏈外資源……
Seele將會近期登陸火幣Hadax。你問我開盤幾倍?這我怎么能知道,買不買另說,關注下總沒錯倒是。
Intervalue (互聯價值)
這是一個最近才開始的項目,獲得了國內一堆知名資本的投資。
他們的理念是這樣滴:


你看看他們的白皮書……乖乖,不得了,這要是真的都做到了,就封你做4.0代表行不?
· 增強型DAG – 哈希網和BA-VRF雙層共識機制,這是要把哈希圖和Algorand的優點集于一身?
· 抗量子攻擊
基于零知識證明的匿名保護
· 結合現有基于Tor的匿名P2P通信網絡
· 多鏈融合的跨鏈支持
· 提供開放接口、供第三方開發Dapp
· 還特么能挖礦!
人家自己列了張表……牛皮已經吹出來了,到時候能實現多少只有靠時間來驗證。反正你要是白皮書上的東西都做到了,教主我就寫一個大大的“服!”字。

沒有號稱過自己是4.0,
但他內心其實是這么想的 - Vite
Vite前段時間募資完畢,而之所以火,主要是靠路引大佬王東的那句狠話“我感覺,國內能認真讀完白皮書的人,不超過20個。”
Vite的口號是這樣滴:

白皮書也是牛逼哄哄,列舉了一堆要實現的功能。
· 最大的特點是拿了Nano的區塊點陣技術(DAG的一種),并加上了自己設計的快照鏈技術,修復了點陣的安全問題。
· 用了異步設計, 把快照鏈為了安全犧牲掉的性能多少彌補了回來。(區塊點陣的TPS很牛逼的喲)
· EOS用的DPOS,包括投票啥的功能咱都有
· 內置路引協議(這個小牛逼),所以天生帶跨鏈屬性
· 提供SDK配套等一系列開發工具
但是2020年1月主網才上線哦,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區塊鏈5.0”都出來了……
其實還有很多沒明說,但是標榜自己是“下一代”底層公鏈的項目,比如最近大火的夸克鏈,號稱韓國EOS的Fantom,測試網達到71萬TPS的Solana,融合AI的Matrix……篇幅所限,就不一一介紹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搜集下資料。
綜合來看,有三點值得注意
1、像是匿名,抗量子,跨鏈,投票,SDK配套等一系列功能,被越來越多的底層公鏈所采用,有種少林十八般武藝學于一身的趕腳。但讓人擔心的是,以后的公鏈會不會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因為功能和TPS等參數可能越來越接近。
2、DAG型公鏈越來越多,在下半年很可能呈井噴之勢。
3、國內公鏈開始吸收國外公鏈的很多先進技術特點并加以改良,比如Vite拿了Nano的點陣技術,Intervalue用和哈希網估計和哈希圖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這種“拿來主義”我倒是并不反對,看看“Dota”和“王者農藥”,你就應該明白我在說什么。
最后說一下教主對于“真正”的區塊鏈4.0的預測
· 百萬級以上的TPS
· 去中心化與中心化的融合(最近一個叫做VNT的項目在做公鏈+聯盟鏈的嘗試,在這方面是一個探索)
· 人工智能的參與
· 真正的跨鏈(像是Polkadot描述的那種,而并非簡單的資產或是代幣轉移)
· 與鏈下資產的無縫整合與數據采集
你覺得區塊鏈4.0,會是個什么樣子?
? 文章原標題:區塊鏈3.0還未上線,4.0便已把持不住…是噱頭?還是未來? 原作者:五火球教主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