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碳抵消機制在應對氣候危機的提議中一直飽受爭議,在追求凈零排放經濟模式的道路上,碳抵消計劃更多只是“權宜之計”。然而,隨著氣候危機持續加劇,碳抵消又重回業界視野并日益受到重視。
《
金融時報》援引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的數據顯示,去年,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升至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大氣中甲烷含量也創下自衛星監測以來最快上升速度。在此背景下,碳抵消雖然不是最理想的方案,但卻不失為一個可用的選擇。
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指出,碳抵消額度交易日漸火熱凸顯了制定全球統一標準的重要性。
“統一的標準將進一步完善碳抵消交易流程,同時增強投資者的信心。”IOSCO秘書長MartinMoloney表示,“標準的趨同對碳抵消項目的展開以及額度交易的推進有利無弊。”
與此同時,業內還呼吁健全企業
碳排放信息披露制度。“企業要強化對碳信息披露必要性的認知,主動將碳信息披露納入企業核心發展戰略。”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