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中國工程院《中國
區塊鏈發展戰略研究》項目發布“發現100個中國區塊鏈創新應用”欄目之“安監鏈”應用案例。
據了解,近年來工程安全問題頻發和“豆腐渣”工程的增加,使工程安全監控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傳統的監控量測工作,一方面存在著工作不規范、人員投入多、監測實施成本高、測量數據易失真等問題;另一方面監測單位和政府監管部門缺乏信息化的數據采集、分析、決策手段,導致監測數據僅以周期性的紙質報告形式存在,對于風險預防和及時響應處理缺乏賦能,同時受到數據可信度的影響,監測報告的公信力未能得到有效保障。
“安監鏈”創造性地構建了區塊鏈+
物聯網應用模式。平臺將區塊鏈基礎設施與物聯網設備有機結合,通過區塊鏈模組賦能智能感知設備,實現可信數據采集,搭建起數據可信的“第一公里”,大幅降低了人員投入,并且通過鏈上唯一電子身份標識和可信時間戳,兼容傳統的人工手段上傳數據。同時,平臺利用
區塊鏈技術的特性,對工程安全監測數據進行存證和固定,形成完整可信數據流,能夠有效溯源問題環節,實現及時有效的舉證與問責,增強了應急處置能力和安全事故防范能力,為監管部門提供全面可靠的數據支撐。
通過“安監鏈”平臺,業主方、施工方、監理方、監測方和政府監管部門,可實時地、可視化地查看各類在建和已建工程項目的監測和數據,數據超過閾值時,系統將自動啟動告警策略并通過短信、郵件、系統通知等手段及時告知項目相關干系人,便于及時進行處置和干預。
“安監鏈”目前已應用于工程項目的實際監測活動中,其中常德市已制定并發布《關于加強房屋建筑及市政基礎設施邊坡和基坑工程變形監測的通知》,積極推進全市房屋建筑及市政工程的第三方監測機構使用“安監鏈”平臺全面、如實登記工程監測相關信息,并進行監測數據上傳和處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