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
上海環境
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賓暉向媒體表示,在電力被作為第一批納入
碳交易市場的行業后,建材、有色等行業明年有望納入到碳交易市場中。此外,傳統的
鋼鐵、化工、
航空等行業,也會陸續納入到范圍內。
賓暉表示,目前《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還未出爐,它可能涉及一些關鍵的問題,例如更詳細的處罰條款。目前按照相關部門的工作進程,在年底之前,這個條例可能會通過。
此前,在8月18日國新辦召開的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中國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曾透露,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推動《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盡快出臺。
“國內外的實踐都表明,和傳統的行政管理手段相比,
碳市場既能將溫室氣體控排責任壓實到企業,又能夠為減碳提供經濟激勵機制,降低全社會的減排成本,帶動綠色技術創新和產業投資,為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碳減排的關系提供有效的政策工具。”黃潤秋指出,為了穩妥推進這項工作,從2011年開始
北京、
天津、上海、
重慶、
湖北、
廣東和
深圳七地開展了地方的碳市場試點,主要是探索碳市場管理的制度體系。通過多年試點,在碳排放核算、配額分配、核查、履約清繳這些制度方面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為全國碳市場的啟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