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9月24日召開的“2021中關村
論壇區塊鏈與數字經濟發展論壇”上獲悉,
北京正在建設全球性能領先的區塊鏈算力平臺。
論壇上,海淀區副區長林劍華介紹,中關村科學城大力發展
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強力支撐和引領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數據智能新基建,建設區塊鏈先進算力實驗平臺、區塊鏈商用算力平臺,打造綠色節能的碳中和算力平臺標桿,加快供給新場景,建設目錄區塊鏈,深化政務全場景應用。
中關村科學城從區塊鏈芯片、底層技術創新,到
金融、存證、溯源、政務服務等各應用領域要素齊備,在產業鏈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均有布局,形成產業初步集聚。目前,海淀區已實現600余個區塊鏈政務服務場景落地,其中145個線上落地場景平均減少辦事人提交材料40%以上。海淀區還率先探索建設基于區塊鏈的確權融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創新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
國家網信辦發布的4批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企業中,海淀共有114家企業,約占全市一半,占全國數量的1/6。在區塊鏈技術的支撐和引領下,海淀區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0%左右,數字產業化優勢顯著,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本市正在建設全球性能領先的區塊鏈算力平臺,平臺前期將以長安鏈軟硬件技術體系的驗證迭代為主,并在政務和社會化服務領域展開示范驗證,后續為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可以滿足未來各類場景對大規模區塊鏈網絡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
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副院長任常銳分享了長安鏈最新進展。在2020年中關村論壇發布會上,微芯研究院發布了重大成果“新型區塊鏈底層平臺技術”。2021年,微芯研究院牽頭發起成立長安鏈生態
聯盟,同時發布國內首個自主可控區塊鏈軟硬件體系長安鏈、區塊鏈專用芯片等重大成果。長安鏈生態聯盟成立以來,著力夯實底層技術根基,在多個重點領域部署了應用場景,在區塊鏈前沿基礎理論和應用實踐取得示范成效。
論壇上,中國華電集團物資(招標、碳資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毛科介紹,基于長安鏈打造的物資采購鏈實現了全程透明、陽光采購、管理閉環,保障國家
能源供應鏈穩定,為實現
低碳業務運行與“雙碳”目標提供新動能。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李廣聚介紹,聯合長安鏈建設的5G信息通信鏈融合了5G、云、網、大數據、
物聯網、AI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及安全能力優勢,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中糧集團信息化管理部總監趙瑋介紹,中糧集團正在基于長安鏈構建的國內農糧食品鏈以及食品安全鏈,通過全流程鏈上管理,助力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中國鐵塔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葉臻介紹了基于長安鏈打造的轉供電發票應用,促進稅企全面互信,助力稅收征管改革。騰訊云副總裁王景田分享了區塊鏈技術與云計算協同發展趨勢,騰訊云將持續支持長安鏈軟件底層技術研發,助力長安鏈生態建設。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