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2021中國(
北京)數字
金融論壇在麗澤金融商務區舉行,其中“
區塊鏈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分論壇由中國人民銀行
數字貨幣研究所主辦,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小云、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黨委副書記盧衛、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長于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魏亮、北京微芯區塊鏈與邊緣計算研究院副院長任常銳等人發表主旨發言。
盧衛表示,應關注區塊鏈的安全與發展,筑牢數字經濟的信任底座。當前,區塊鏈不斷探索各種應用,成為數字經濟重要技術,同時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潛力非常大。
“但是我們在發展的同時也看到區塊鏈確實產生了很多新的行業壁壘。”盧衛認為,要看到區塊鏈帶來的新的挑戰,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關于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態勢,盧衛表示,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建立了區塊鏈監測預警平臺,實時跟蹤區塊鏈產業發展態勢。從發展角度看,區塊鏈目前存在著“一多一少”的特點。
所謂“一多”是指區塊鏈企業多。盧衛表示,從2016年開始,區塊鏈企業注冊數量快速增長,2017年是2016年的3倍,2018年又是2017年的3倍,達到1.6萬,2020年以后達到2萬多;從全國情況看,
廣東(區塊鏈企業數)最多,其次是
山東、海南,形成了以東部為主的區塊鏈發展區域;從資本情況看,注冊資本為100萬元到1000萬元的企業居多,占比近一半;應用也呈現出“多點開花”的情況,數據的存證、防偽、溯源、
供應鏈金融占比過半;已有6000多家企業擁有區塊鏈相關專利。
“注冊的企業很多,但是真正運行、經營的企業很少。”盧衛表示,從注冊備案情況看,只有1000多家(真正運行、經營)。
盧衛表示,區塊鏈的發展存在著很多挑戰和不足,比如自主可控的技術和基礎的平臺仍有欠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