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供應鏈高層的
區塊鏈話題研討會會前,嘉賓私下交流,面對現在鋪天蓋地的宣傳造勢,大家對
區塊鏈技術能否改變供應鏈行業心存疑問,當被問及多少公司目前在研究區塊鏈時,絕大多數嘉賓都舉起了手。這清晰得描繪出人們對區塊鏈的認識,懷疑,對大肆宣傳的麻木,但大部分在場的企業代表表示,會學習研究區塊鏈技術,害怕被淘汰。
主持人讓嘉賓回答觀眾的疑問,問各位嘉賓區塊鏈的價值是什么?有人說區塊鏈通過兩個維度體現價值:提高互聯網使用的安全性,提高效率和減少高額管理費,比如現在供應鏈追蹤的系統就有太多的機構參與。
現場有很多人提出了有趣的問題,首先我們回顧下什么是互聯網的定義,互聯網是利用一組通用的協議把網絡之間連接起來。區塊鏈是基于高級技術的分布式賬本,它的主要功能是讓不存在信任關系、互不相識的人能實現安全透明的數據共享,底層區塊鏈基礎并不知道數據和交易是什么,這取決于支持該底層技術的應用。
比如說,在供應鏈生態系統中的所有參與者都可以進入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賬本中,解決爭端,但是只有在這個應用包含解決爭端所需要的信息,同時供應鏈的統管者能夠在解決爭端中正確處理時才奏效。區塊鏈技術本身不會做這個工作,就像基礎協議TCP/IP不會指引網站或者流媒體。區塊鏈技術只是一個分布式賬本或者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
關鍵是開放標準,在上世紀80年代,很難讓不同信息系統進行交互,我們有大量的專有網絡和E-mail應用,但是在不同供應商間用不同的應用上發送接收郵件是很困難的,我們有文件系統,但是在不同供應商和不同系統中交換文件是非常困難的。
那就是為什么迫切需要交流和溝通的全球研究機構在80年代中期開發傳輸控制協議TCP/IP, SMTP,MIME,POP,IMAP郵箱傳輸協議,幾年以后還采用了HTML,HTTP,URL網絡協議。
同樣的,區塊鏈技術下的去中心化的賬本或者數據庫系統,將允許不同行業不同公司用非常簡便的方式加入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生態環境中,比如供應鏈系統或者
金融服務行業。一個企業會成為系統中的一部分,如果依賴相同的基礎就會方便操作很多。
對于變革技術而言,過度宣傳和炒作不是新鮮事。90年代末互聯網泡沫就曾發生過。區塊鏈技術仍舊是行業巨頭和創新公司熱衷的新鮮事物,現在區塊鏈技術還沒到讓實用主義者只關心價值,而撇下技術的主流市場階段。
互聯網在90年代中期被擁護,區塊鏈遠沒有成熟,目前階段更類似于80年代末的互聯網時代,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在公鏈和私有鏈上展開,比如
以太坊和超級賬本的技術研發,還有平臺之間的協作配合,試驗階段的應用需要落地,新的應用還需要跨不同的行業。
互聯網和萬維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國際組織的推進,比如管技術標準的IETF、管理知識產權的WIPO、國際標準組織ISO、國際互聯網協會ISOC、萬維網
聯盟W3C等等,這些不同的國際組織發布軟件開源開發信息,鼓勵協作和開放式創新。
同樣的,區塊鏈的成功很大程度依靠不同利益相關者在立法、規章制度上的推進。雖然區塊鏈技術將打破商業傳統模式,改變經濟形態。但眼前,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